56岁的代先生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平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用药物治疗,血压比较平稳。近日,昼夜温差较大,代先生白天外出衣服穿得稍微薄了一点,血压就开始忽高忽低,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代先生来到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代先生的血压逐渐平稳。
该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陈曦介绍,立春之后,万物复苏,但气温仍较低,昼夜温差大,这时如果衣服减得太快,就容易造成血管收缩,心血管疾病容易发作;另外,春天来了人们睡眠减少,户外活动突然增加,由静到动的不平衡,也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春季多风,风属肝,肝气不舒,易引起肝阳上亢、血压升高。陈曦给出“四点建议”,助高血压病友们平稳度过初春时节。
◆一、注意防寒保暖
立春以后,气温回升但却并不是很稳定。如果太早把棉衣脱掉,身体可能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引起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气温冷暖交替的变化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忽冷忽热造成血压波动频繁,心梗、中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所以,在这个阶段防寒保暖很重要,不能大意。
◆二、平衡膳食结构
现在提倡的营养金字塔——谷物、蔬果、奶制品、肉类等食物,其比例大致为4∶3∶2∶1。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高血脂的情况,有的还有心血管并发症,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方面应有所控制。春季可适当食用一些辛味、生发的食物、果蔬,如豆芽;蒜苗和荠菜是春季时令蔬菜,能促进脾胃运化,调畅肝气,有助于血压平稳。
◆三、保持心情愉悦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指春天是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季节,对应肝脏,人们应该感受大自然之美,舒畅心情,使气血疏通,百脉调和,人不易生病,高血压能得到控制。
◆四、提前辨证防治
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根据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的防治策略,在春季,中西医结合提前防治高血压具有以下三点优势:一是症状改善明显,二是保护靶器官,三是降压平稳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