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综合 记者 文正
行走在高邮城乡,各类图书馆、书房、书屋星罗棋布,阅读的身影随处可见,全民阅读蔚然成风。高邮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学之乡,有着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代词宗”秦观的故里、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故乡。为打造名副其实的“书香高邮”,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民阅读高质量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体系和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全民阅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也不断涵养着高邮精神、延续城市文脉,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智力支撑、注入精神力量。
距离更“近”
“家门口” 阅读让书香触手可得
和煦的阳光伴着微微墨香,周末的界首镇永安村农家书屋一早就热闹起来,迎来了不少“小客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或查阅教材、或阅读故事书籍。永安村村民陈凤英告诉记者:“村里建了农家书屋,真是方便了我们村民。这里书籍非常多,我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有空就会带孩子来这里读一些小故事,培养他的阅读兴趣,有时也会借书回家,慢慢品读。”和陈凤英感受一样,不少村民都表示,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借书,不用特意坐车往返市区。
界首镇永安村距离市区较远,永安村农家书屋的建立实打实地方便了群众。平时,针对农村老人、妇女、儿童的文化需要,该村还积极开展种养技术培训、政策解读、法规宣传等相关活动,吸引农民走进农家书屋,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近年来,我市不断扩大、打造阅读阵地,从实体书店到城市书房,从社区书屋到农家书屋,一步一个脚印,直至覆盖城市乡村。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家国家一级图书馆,6家城市书房,8个漂流书屋,28个企事业分馆以及231家农家(社区)书屋。我市还不断加强优质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从2022年开始,农家书屋提档升级纳入“高邮市文明城市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我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市镇村每年联合完成30家农家书屋图书的更新换代;通过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每年为读者购置3000册热门读物;将农家书屋连点成线,所有农家书屋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实现一卡在手“读遍全市”。2022年,全市图书借阅人次314万人次,图书借阅册次232万册。
方式更“新”
多元化阅读解锁“悦”读魅力
“小度,小度,背一首古诗给我听。”“好的……”近日,刚走进市图书馆数字阅读体验区,记者便看到,不少孩子正在使用小度阅读本,津津有味地边听边看。大厅内,瀑布流阅读机、朗读亭等电子设备都颇受欢迎,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阅读者。市民陈红表示,自己平时挺喜欢朗读,每次来图书馆使用朗读亭,大声读书的感觉特别好,还可以使用练习、录制、演讲训练等功能,不仅可以阅读到各种好作品,还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提升朗读能力。不仅是市图书馆,我市不少农家书屋也配置了电脑等电子阅读设备,供群众使用、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市民阅读需求也在不断更“新”,为了让市民多元化享受阅读的乐趣,我市积极推广线上线下阅读模式,用多样钥匙解锁多样阅读魅力,让市民阅读变“悦”读。通过数字阅读引领理念更新,突出阅读形式和载体创新,全市已经建成喜马拉雅数字有声设备8套,在建10套,各乡镇园区、村社区均配有阅读用电子设备。还先后借助“今日高邮”APP开展“悦读”、文学艺术专栏等常态化阅读专栏专题活动;借助“视听高邮”开展“今天我朗读”“‘安瑶有约’品经典、赏美文”活动;借助《高邮日报》电子版开设“荐读”“文游台”专版。针对全市职工开展“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阅读知识普及线上活动;在“高邮宣传”抖音号开展“‘书香高邮 全民阅读’公益直播间”活动,通过情感和声音诠释文字背后的精神力量和丰富意蕴。
此外,我市还积极发挥“漂流书屋”阵地调节和“捐书积分系统”激励调节作用,让书本真正地“漂流”起来,实现知识的多向奔赴。
氛围更“浓”
多样阅读空间让书香生活更入味
干净明亮的空间、排列整齐的图书、精美的沙发……走进菱塘回族乡菱塘村农家书屋,舒适的阅读环境,让人忍不住想拿起一本书,静静地坐下,翻阅一番。这样的阅读环境吸引了当地不少村民前来阅读,该所农家书屋借阅率高达70%。汪曾祺城市书房也是目前比较受市民欢迎的一处阅读好去处。静谧的午后,点一杯咖啡,捧一本书,安静地窝在此处,细细咀嚼文字的魅力,感受此刻轻盈的小幸福,略感疲惫时眺望一下河边美景,好不惬意!
为了让好书被更多人遇见,我市通过阅读领导小组牵头,职能部门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积极打造多样的阅读空间,让市民阅读有好的去处。其中,民企投建的万科“汪先生的书房”和碧桂园“汪曾祺书房”,成为小区居民的阅读佳境;凤凰传媒与琵琶社区共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书房,实现了书店与社区实践站有机融合;南京市图书馆和文游台景区共建的“江苏文旅书亭文游台流动点”,再现了美文与美景有机互通。多样的阅读空间也激发了更多市民阅读兴趣,让书香生活更入味,全市全民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
我市更是积极树立阅读推广服务地标品牌,汪曾祺纪念馆的落成投用,增添了书香高邮建设又一处精神地标,通过打造“汪迷部落”读书沙龙等“汪主题”品牌,用“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人格精神影响更多知识人群。同时,我市还用乡土文化的钥匙解乡土阅读的锁,发挥邮文化、运河文化、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龙虬庄文化等地缘特色,加大对机关、社区、学校等单位的阅读服务借给,用乡土优势激活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微循环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