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增强广大退役军人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中共高邮市委宣传部、高邮市双拥和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高邮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了第四届高邮市“最美退役军人”推选活动。经宣传发动、推荐申报、综合评选,决定授予马兆飞等10名同志第四届高邮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授予马兆磊等10名同志第四届高邮市“优秀退役军人”称号。他们发扬军队光荣传统,永葆军人初心本色,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忠诚之美、奉献之美、奋斗之美和时代之美。
高邮市“最美退役军人”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兆飞,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2010年进入界首镇永安村委会工作至今,现任村委会副主任民兵营长。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更多责任和使命,始终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默默扎根基层,用心服务乡村。疫情期间,积极带头排查辖区内往来人员情况,为居家观察的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实绩突出,获得了镇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平时,他时刻关心村民的生活和福祉,始终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管平时多忙多晚,只要村民打电话给他,他都会第一时间接听,第一时间处理。退役军人老伍家庭特别困难,独自照顾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马兆飞平时对其家庭倍加关心,最近一次更是夜里开车,将发病的小伍及时送医。他还多方协调,安排老伍实现再就业,帮助其家庭脱掉了“低保帽”。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他的真情付出,全心服务,得到了村民们的赞许和尊敬。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镇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李峰,1999年9月入伍,2008年转业到高邮市司法局,先后从事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工作,2022年8月转岗至高邮司法所任所长。
十多年的司法工作上,他军人本色依旧,以担当践行初心使命,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积极开展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创下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被评为司法部“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个人、省司法行政“155人才工程”骨干型人才、扬州市法治建设先进工作者等。他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大赞誉。他所在单位被表彰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陈于勇,1991年12月入伍,1994年12月退伍,甘垛镇官林村支部书记。
退伍后在高邮市水上派出所工作。2017年,他坚定了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回到官林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近年来,他围绕人居环境整治、道路交通、阵地建设等重点领域为村民们办了不少实事。他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加大对村内脏乱环境的治理力度,清理村内陈年垃圾17余吨,整治公路沿线乱搭乱建30处,清理生活垃圾30余方,使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先后引进1家特种水产有限公司,1家家庭农场以及中电投光伏发电项目,流转土地2200多亩,使近百名富余劳动力有活干,村民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每年可以给村集体带来150余万元收益。
杨万明,1980年11月入伍,1983年7月退伍,扬州鹅种鹅场负责人。
退伍后,在北京城建公司工作,在外的他割舍不下乡土情、创业梦。1997年,他做出人生最坚定的一次选择,背着行囊,回到家乡。“只有靠拼搏、去奋斗,才能改变自己命运”,靠着这个信念,他走上养鹅创业路。前进的路上荆棘丛生,哪有什么一马平川的坦途。没有技术,他四处求学,学习养殖技术;没有资金,他多方融资,寻求资助;一些群众不太支持,他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他抓住与扬州大学赵万里教授合作的机会,研发出了新品种——扬州鹅。2003年,他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扬州鹅扩繁、饲养基地,现在每年饲养种鹅2万多只、商品鹅6万多只、炕孵苗鹅90多万只,年创产值超过1000万元。2006年8月,他又牵头成立高邮市心连心鹅业专业合作社,目前会员有500多名。他免费为农户提供种鹅、传授经验、提供防疫技术。在他的帮扶带动下,全镇建成200—500亩的规模养鹅基地12个,从事鹅业经济人数2000多人,每年每人仅养鹅业就能够增收2000多元,做到了“一只鹅富裕一方人”。他是第一届高邮市“最美退役军人”,扬州市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陈兵,1987年10月入伍,2000年4月转业,现任市水利局菱塘水利站站长。
凭着军人顽强的作风和一腔热血,他不断钻研水利业务,慢慢成长为水利系统的行家里手和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水利基层一线。2020年,旱情持续,为不误农时,确保农田夏栽灌溉,他昼夜不停深入到各村组、引水河道、灌溉泵站,研判旱情形势,制定施工方案,最终取得抗旱胜利。2021年,台风“烟花”过境,强降雨导致湖西大堤小埝段圩堤出现浪洞、大肚子港圩堤发生滑坡,陈兵充分运用多年水利工作经验,创新提出抢险方案,最终排除险情,保住了大堤。2022年,一次日常巡查时,身边有人落入三四米深的河水中,他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勇救落水者,在生死抉择中展现了军人的英雄气概,为社会作出了榜样的力量。他多次被高邮市授予防汛抗旱工作先进个人、河湖长制工作先进个人、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他先后被高邮市公安局确认为见义勇为人员,被评选为高邮市第九届道德模范,菱塘回族乡第四届最美职工。
周建,2005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退伍,现为卸甲镇周邶墩村民兵营长。
他始终坚持“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勤勉工作、真情付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本色担当。2021年4月,他在网格巡查时发现居民家中着火,第一时间呼救并参与救火,保护了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5月,他发现老人不慎落水,毫不犹豫跳入水中,成功挽救93岁老太的生命;2022年8月,周建又成功救助路边晕倒的中暑老人。他三次获得高邮市见义勇为称号,也被评为“卸甲好人”。
徐鹏飞,1985年10月入伍,1989年4月退伍,现在是中国银行高邮支行个人金融部的一名职员。
工作近三十年,先后从事储蓄柜员、出纳、专柜柜长、管库员、个金部信用卡客户经理等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任劳任怨、勤恳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员工。工作之余,他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各项社会公益中发光发热,并被聘请为红星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开展了一系列以帮扶解困为基础,以助力创业为核心,以勇担社会责任为目标的志愿工作。他带着骨子里的军人情怀,推动“勿忘历史 致敬老兵”公益活动的开展。通过八年时间,行程近二万余公里,先后多次到高邮11个乡镇园区,寻访健在的41位抗战老兵,将这段宝贵的历史铭记、传承下去。
徐楠,2011年12月入伍,2013年12月退伍,高邮天下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曾服役于原武警8691部队,多次代表连队参加师建制比武,获营嘉奖,被评为技能能手和优秀士兵。2013年12月,他放弃留在部队的机会,退伍返乡,从父辈的手中接过传统养殖业,他改变传统鲜活水产品的销售模式,致力于水产品冷冻加工与市场营销,建立市场营销体系,推广生态虾养殖技术。2016年,创办高邮市益沼鲜水产技术服务部,免费为农户提供水质化验、技术指导及培训服务,组织主持培训15场次,免费培训农户1120人次,跑农户塘头接受技术咨询2000多次。2018年,创办高邮天下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虾系列加工产品,并带动镇村4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多万元,罗氏沼虾产业项目获省科技厅“星创天地”备案。作为乡村振兴技艺师,他还多次参加农业部新农人培训,列入浙江大学新农人千人计划。十年来,取得版权专利1项,外观专利3项,市级农产品新产品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质量体系认证1项。他本人曾获评第三届高邮市最美退役军人。
陶明,1989年3月入伍,1992年2月退伍,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注重党建引领,科创赋能,精细管理,踏出了一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他善于运筹帷幄,捕捉先机,剑走偏锋,开辟了承荷探测电缆细分市场的一片新天地;他坚持以人为本,慈善捐款,慰问帮扶,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社会责任担当。他关心退役军人就业,每年退伍季,总是发出“英雄帖”,吹响“集结号”,公司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他先后获得电缆发明专利20多项,并带领“华能军团”攻克超深井超高强电缆“卡脖子”技术,迭代产品“通天入地下海”。他先后被表彰为第六届江苏省优秀企业家、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扬州市创业标兵、扬州市新兴科创名城建设先进个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第一届最美退役军人、扬州市基层基础建设先进个人、扬州市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先进个人、扬州市退役军人技能大师。
程中平,2003年12月入伍,2020年4月退伍,现为三垛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
退役返乡后,他始终秉持“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离军不离党”的信念,用心用情服务镇里2700余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辖区里服务对象情况,他情况明、底数清、问不倒。面对退役军人的咨询,他如数家珍,相关政策烂熟于心。面对基层工作量大,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主动克服,努力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平时时时留心,处处细心,靠前服务。听说顾某生病花销大,主动上门核实,协助整理就医材料,申请相关救助,把政策送上门、送到位。一摞摞近乎完美的台账资料,老兵们的张张笑脸就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见证。他也先后被评为高邮市双拥先进工作者、退役军人工作爱岗敬业标兵、三垛镇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高邮市“优秀退役军人”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兆磊,2004年12月入伍,2017年12月转业,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人武部副部长。
始终追求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态度和敢为人先的工作热情。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2022年被市委组织部抽调开展十八大以来发展党员检查工作,同年11月被市委组织部选派为“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2018至2022年分别获得4次单位先进个人。他所负责工作获得中共高邮市委表彰“2021年度党建工作二等奖”、中共高邮市委表彰“2022年度党建工作二等奖”、中共高邮市委组织部表彰“2022年度组织工作二等奖”以及中共高邮市委表彰“2022年度武装工作先进单位”。
方羿,1999年12月入伍,2004年12月退伍,市丹泉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经理、交投集团人武部干事。
在对国省干线进行绿化养护和施工建设中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工作,风雨无阻亲临现场指导作业,国省干线绿化品质得到显著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坚持以“国有资产变资源”为指导思想不断提高苗圃内苗木的质量,有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公司创造利润约200万元。在各种献爱心活动中,他总是充当“领头羊”,目前献血量已超4000毫升。
孔令峰,2002年12月入伍,2017年7月转业,市监委第四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副主任。
先后从事审查调查、监督检查工作。在37个月的审查调查工作中,有近30个月在办案点度过,以“点”为家,先后参与十余起留置案件办理,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中,甘当“黑脸”,敢于较真,始终无怨无悔,把查办案件工作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中心环节来抓。在两年半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先后参与敬老院、涉农补贴、危房改造、农村三资管理等多个专项监督,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有效保障了群众切身利益。经常走入群众,听取群众心声,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被中共高邮市委评为巡察工作先进个人,被高邮市评为优秀公务员。
阮中军,1992年12月入伍,1997年12月退伍,扬州中交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企业创办以来,坚持以“诚信经营、不断改善、克勤克俭、永续经营”为理念,领导企业坚持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训、注重提高员工素质,严于律己,使公司形成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企业年产值8000多万元,年利税近30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得知武汉青山区建设方舱医院缺少配套照明路灯后,主动提出向青山区方舱医院支援照明路灯设备。个人荣获菱塘回族乡“十大优秀企业家”、企业荣获扬州照明协会“理事单位”。
吴涛,1998年12月入伍,2008年12月转业,国家税务总局市税务局组织人事股四级主办。
投身特色支部品牌创建活动,创成全省“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支部和扬州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通过参加业务培训、练兵比武、税收资格考试逐步成长为税收工作行家里手,参与市局风险应对、股权转让、土地增值税清算等专项重点工作。转岗至组织人事股,两年来积极参与干部考察考核30人次、职务职级晋升80人次,组织开展近20个条线练兵比武和教育培训工作,期间1人获得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十多年来接触服务的企业、自然人达几千户次,应对检查上百户次,做到“零”投诉“零”举报。多次被评为扬州市局三等功、优秀公务员、优秀税务工作者;先后获得税务系统十佳税收管理员、服务之星、岗位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最美退役军人、最美税务干部等荣誉,曾入选扬州市孝亲敬老之星。
张强,1992年12月入伍,2005年12月转业,高邮中学后勤处管理员。
不等、不靠、不要,凭借在部队养成的优良作风走上自谋职业之路。从押运员到运钞车车长,一干就是13年,累计保障车辆安全行驶近100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多次获得保安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保安等嘉奖和表彰。调岗到高邮中学后勤处工作以来,担任仓库保管员和食品安全员。他每天坚持清晨四点半到岗,严格落实学校制定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规章制度,确保全校2500多名学生和教职工的饮食安全。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经常对生活困难学生给予经济上资助,多次捡到别人手机等物品都主动归还物主。在高邮中学工作5年来,多次被学校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陈前,1989年3月入伍,1992年12月退伍,国网市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部安全督察员。
以一腔热血投身到生产一线,从事变电检修工作25年,后调至安全监察部从事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先后荣获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表彰。多次在恶劣天气抢险工作中冲锋在前,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2021年7月河南郑州遭遇内涝险情,供电中断,作为公司一名退役老兵,他主动请缨志愿加入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火线”党员突击队星夜驰援,接到安装4台箱式变压器、敷设1200米电缆,分供9栋楼的电源任务,与35名抢修队员一起顶着炎炎夏日、蚊虫的叮咬奋战37个小时,期间休息3个小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为6000余户居民送上光明。
葛仕海,1987年10月入伍,2010年2月转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服役期间,作为先进代表,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转业后努力取得安全生产相关资质,积极探索安全监督管理新方法,多篇论文获得省市级奖项。 2012年6月,担任三垛镇二沟村第一书记。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就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增收,不停奔波,寻找出路,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的新跨越。2019年2月,调任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新冠疫情发生后,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哪里有需要,他就奔赴哪里。先后荣获扬州市保密工作先进个人、高邮市农村工作结对帮扶先进个人、高邮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高邮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个人、高邮市十佳义工教授、高邮市优秀专武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连续三年公务员年终考核优秀,获市委市政府嘉奖两次、三等功一次。
韩军,2009年12月入伍,2014年12月退伍,周山镇龙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对发展本村集体产业上想点子、谋出路、争创收,为龙华村各项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被镇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招商引资”先进个人,被市表彰为“团结奋进强集体”等荣誉。先后盘活村关停的小化工企业两家,引进农业企业一家、台商企业一家。民生建设上积极主动作为,通过挂联领导、第一书记、乡贤能人集聚在一起,集思广益为民生谋保障。乡贤人士积极响应先后为群众安装路灯,现已安装9个组的庄台路灯及1500米的硬质化路面,有了他们的行动乡村更美了、更亮了。镇主要领导、村挂联领导、第一书记积极为龙华村与相关部门对接通过项目包装村部进行了装修升级、村里也有了属于老百姓自己的宴会厅,并对村里三座危桥进行了重建、庄台环境进行了打造等。
薛俊杰,2009年11月入伍,2011年12月退伍,临泽中心卫生院120驾驶员。
2022年2月12日晚,临泽中心卫生院急诊科接到120指挥中心发来的指令:该镇北荡村附近有一醉酒老汉掉入河中。值班司机退役军人薛俊杰当即发动救护车,与医务人员一起向事发地驶去。河水冰冷,寒风刺骨,救人的难度增加,薛俊杰丝毫没有退缩,紧咬牙关,跳水救人。长时间的浸泡使得老人身体状况较差,紧急处理后,薛俊杰顾不上休息,火速驱车将老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因援助及时,老人生命体征稳定。在2022年扬州先进典型季度评选活动中荣获“扬州好人”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