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景 黄钧 记者 孔令玲)近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扬州监管分局指导以及市林业局和平安产险高邮支公司共同推动下,全国首单“固碳价值+修复成本+正向激励”湿地碳汇遥感指数综合保险落地高邮。该项目为经济开发区清水潭省级湿地公园7215亩湿地提供风险保障超1370万元。
“固碳价值+修复成本+正向激励”湿地碳汇遥感指数综合保险,是以湿地的固碳经济价值和修复维护成本为补偿依据,当湿地因自然灾害、意外等原因受损而导致碳汇量减少时,保险人根据碳汇损失程度及湿地修复维护成本投入进行赔偿。同时,该保险还创新挖掘了正向激励功能,对超额达成碳汇目标的结余部分予以奖励性赔付。
稳定湿地数量和质量,提升湿地碳汇能力,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扣“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的目标定位,聚焦湿地保护创新保护新途径,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该项保险的落地推动了湿地保护从单一的自然恢复转向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保险在环境风险管理、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贡献了高邮力量。
作为里下河地区的鱼米之乡,我市水网交错、河湖纵横,湿地资源丰富,全市湿地共有106.44万亩,其中自然湿地73.03万亩。自然湿地保护面积59.96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82.1%。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湿地修复和保护的计划和措施,推动湿地生态平衡。成立市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对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组织、指导自然保护地的建设、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编制完成《高邮市湿地保护规划(2019-2035)》,明确了我市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工程。出台《高邮市自然保护地巡护工作制度》,建立湿地视频监控观测点5个,构建“人防+技防”的湿地立体管护体系。通过实施绿洋湖生态修复工程、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等,全面提升湿地生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