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邮市红十字会大力传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推动基层红十字会改革,广泛动员各界力量,在救灾备灾、扶危济困、应急救护、人道救助、生命关爱、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塑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服务品牌,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让红十字事业成为服务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以求真务实为责任,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全市红十字系统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红十字事业正确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全市红十字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围绕社会捐赠、“博爱”项目和专项资金等重点工作,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等制度,主动接受民政、审计部门或邀请第三方机构对社会捐赠和捐赠财产使用等情况进行审计,定期公示社会捐赠接受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日常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激励党员干部带头贯彻落实上级红十字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红十字系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以关爱生命为中心,救护培训广泛开展。深入开展红十字“生命关爱”工程,将“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幸福工程,连续10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培训任务,每年培训超1.4万人次。
联合文广旅局打造盂城驿、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2家4A级“红十字景区救护站”,在高邮镇康华社区博爱家园积极探索“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室”,促进红十字救护培训阵地向基层延伸,更加贴近群众。主动服务“健康高邮”建设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自2018年以来,陆续在文体公园、世贸广场、高铁站等公共场所推广配备19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打造城市AED急救网络。
以能力提升为要务,应急救援常备不懈。主动融入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制定印发《高邮市红十字会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高邮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组建县级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救援救助工作。制定出台《高邮市红十字会物资储备库管理办法》、《高邮市家庭平安包物品建议清单》,及时更新备灾救灾物资,倡导居民储备“家庭平安包”以应急,建有扬州区域备灾中心1个、地方备灾物资储备点1个。精准对接疫情防控需求,广泛动员人道资源支持参与。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接受爱心捐款1721.62万元,捐赠物资价值489万元。所有捐款全部转入高邮市疫情防控专用账户,物资交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调配使用,用于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高邮市红十字会荣获全省红会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以博爱项目为抓手,人道救助高效发挥。切实加强人道资源动员,通过规范线下捐赠、建立捐赠快捷通道、探索互联网筹资等多种筹资渠道积极筹措社会捐赠。培育“博爱光明行”、“红十字春蕾助学”、“天使阳光”、“希望天使”等博爱项目,全市累计筹措并发放红十字人道救助款物2300多万元。贯彻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连续6年对口支援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共30万元。促进人道救助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受灾群众、大重病家庭、特困群众为重点,以“博爱送万家”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助医、助困、助学、助残、助老行动以及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环卫工人等高邮特色的救助工作,让更多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的关爱。
以社会动员为路径,三献工作稳步推进。充分利用各级红十字基层阵地,发动招募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每年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采样宣传活动达40余次,全市造血干细胞采集入库累计近2000人。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6人。积极做好遗体捐献登记、捐献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全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近3000人,实现遗体(器官)捐献8例,其中眼角膜捐献1例。
以阵地建设为根基,组织网络不断健全。深化红十字会改革创新,坚持融入大局、服务民生,扎根基层、贴近百姓,进一步完善治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打通红十字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各乡镇(园区)实现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全覆盖,规范其承担宣传红十字精神文化、推进“三救三献”、组织志愿服务、开展青少年活动等工作范畴。积极探索组织向下延伸、队伍向下扎根、工作向下推进的新机制。截至目前,全市现有红十字会基层组织124个,红十字会员43837人,其中,理事单位51个、博爱家园21个;团体会员单位175个,其中,团体会员医疗单位19家,团体会员学校69所、“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2家、“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6所。初步形成以市红十字会机关为龙头,乡镇红十字会和理事单位为主体,医疗机构团体会员和学校团体会员为两翼,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和博爱家园志愿服务队为支撑的红十字组织网络格局。
以博爱奉献为内核,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贯穿红十字工作始终,围绕主责主业和人道需求,全面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按照分专业、分领域,成熟一支、发展一支的原则,稳步建立起对应红十字核心业务的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救护培训师资志愿服务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人民医院杏林志愿服务队、中医院志愿服务队、春晖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队伍,全市现有各类红十字志愿服务队24支,在册红十字志愿者达850人。其中,培塑了“中国好人”、中国红十字“会员之星”韩素玲,江苏省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先进个人俞建国,江苏省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高邮镇红十字会等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一个个红十字基层组织、一支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一名名红十字志愿者队共同奏响了博爱奉献的主旋律,成为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基石。
以深化宣传为动力,文化传播深入人心。主动融入宣传工作主渠道,充分利用“世界急救日”、“世界红十字日”、“全国减灾防灾日”等纪念日,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急救、普遍学习急救、提倡科学急救的浓厚氛围。逐步健全红十字宣传和文化传播机制,开通推广“高邮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面向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和城乡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红十字会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市红十字会新一届理事会工作的起步之年,全市红十字会系统要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新姿态,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依法履职尽责,深耕主责主业,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实践高邮篇章中展现红十字会的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