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妍东方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周山镇吴堡村的扬州扬子江种业试验田。春风吹来,种子麦苗随风摇摆,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好看。“这是润扬种业培育的种子,这是扬子江种业培育的种子……”在试验田的试验小区,农家姑娘卞秀会向记者介绍道。
卞秀会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95后”。三年前,她辞掉工作,回乡跟着父母从事种子培育,现在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农人。她每日都专注于种子的研究,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能吃,将年轻一代的想法注入每一块试验田,演绎着新时代新农人的别样故事。
青春无悔:勇于担当“农二代”
卞秀会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她的父亲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多年,2011年创办了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卞秀会从小耳濡目染,对农业科技兴趣浓厚。2016年,卞秀会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原本想选择与农业相关的专业,但是父亲并不支持,最终她选择了电子计算机专业。
2019年7月,大学毕业后的卞秀会到苏州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测试部工作,环境宽松,又是高薪,但是卞秀会并不满足。身为“农二代”的她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家乡做些什么。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卞秀会与父母商量,辞去工作,回到了家乡,成为父亲创办的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当年最年轻的工人。
“刚开始回来,我对种业是一窍不通,但本着对农业的热爱,我一直坚持,现在慢慢走上了轨道。”卞秀会坦言,选择回家之前,自己只是凭着一时兴趣,具体行业业务一窍不通。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卞秀会便跟在父亲后面学习,下地、收粮、与院校谈合作……
“种子种苗产业被誉为农业芯片,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既然选择回来,我就从小事做起,并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卞秀会信心满满地说。
扎根农村:种业繁育多面手
“所有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进入种子市场前,必须要在这里经过三年试种、示范等审定程序,才能推广到千家万户。”在扬子江种业实验室内,卞秀会说,她要向袁隆平爷爷学习,以他为榜样,严谨、细致、求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卞秀会告诉记者,回来上班第一天,她在学习育秧、落谷时,就整个人摔到了水沟里,浑身湿透,狼狈不堪。“育种工作是男同志干的,你一个女同志不适合!”“成天穿得土里土气,找对象都难!”……面对工作中的苦累和周边人不看好的眼光,卞秀会没有却步,而是始终坚守初心,像一粒种子,把根深深扎入家乡的土地,踏踏实实工作。
后来,她走上了质检员岗位。为了让农户买到放心合格的种子,她对每一粒入库种子都要细心验收,严格把关,在“白+黑”“5+2”工作状态中,在奔波忙碌、枯燥重复的劳碌中展现自己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此外,面对农民朋友的各种技术问题,卞秀会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答或现场指导。有时候她正在吃饭,邻居拿着带病的作物向她请教,她立即放下饭碗先给诊断;星期天她陪家人逛街,接到客户电话立即回到公司……有一次,有一位种植大户家一千多亩直播稻杂草泛滥,向她请教除草技术,卞秀会连续几天深入地头,帮助筛选高效除草剂,为其解决燃眉之急,节省人工除草劳务费10多万元。
不久,卞秀会又干起了试验田记载员,每日穿梭在上百亩返青的小麦试验田之间,详细记录160多份不同品系麦苗的长势情况。为此,卞秀会每日早晨6时起床下田直到中午11时许才结束。去年夏季,为了观察水稻抽穗初期不同品种的抗瘟性,她冒着高温在试验田工作七八个小时。为了验证一个数据的准确性,有时候卞秀会连续几天去试验田,每日行走步数近3万步……“特别是到种子培育期,每天都要去试验田,这几年确实晒黑了不少。”卞秀会笑着说,自己不仅是质检员、试验田记载员,还是保管员和发货员,什么事情都不落下。
不忘初心: 科技兴农追梦人
“我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希望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让更多的村民买到好种子。”采访中,卞秀会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但从她朴实的话语中,记者能够感受到她的初心。
好的种子能够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到卞秀会,周围的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个女大学生回家培育种业,试验田还在扩大,名气比他爸大多了。”据了解,每到种子收割时节,村里有不少老年人前来帮忙,每天都能挣个一二百块钱。
回乡从事良种繁育三年有余,渐渐地, 一粒希望的种子在卞秀会心中不断萌发——打造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专利。几年来,她与团队合作,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的专利有四项:《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杂交授粉装置》《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用喷灌机》《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水稻的育种方法》《一种多功能立体式小麦种子培育架》。2022年1月,其论文《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宁麦资119高产栽培技术》在《中国种业》杂志上发表。采访中,记者还得知,卞秀会正在独立进行小麦新品种扬江麦1820选育试验工作。
经过专家老师们的传帮带,目前公司已育成4个小麦品种、4个水稻品种,其中宁麦资119、扬江麦586获得国家专利。卞秀会告诉记者,公司主打的宁麦资119、扬江麦586两个自主品种,年销售已超过3000万斤,此外公司还有6个小麦、水稻新品种正在申报中。
前不久,卞秀会被表彰为全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面对荣誉,她表示,今后将不断提升自己,利用新技术、新种植模式,加大科研、生产、市场开发力度,壮大产业,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