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献:扎根基层24年书写医者仁心

  □  通讯员 杨勇 张兆林  记者 赵妍东方

  他坚守在基层医疗前线,始终立足本职,一心一意为孤寡老人提供健康服务。他二十四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2019年他被聘为扬州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分会委员,同年被聘为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肝胆胰中心联盟委员。2019年,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创建成为省基层特色科室。近三年,其门急诊接待近1200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近2500人次,手术累计近2000例。他就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科主任——朱献。

  爱心是他行医和做人的根本

  初见朱献,他正在医院门诊处接诊,门外早已排起了长龙,只见身穿白大褂的他正在耐心地给病人看CT报告单,“大妈,从报告单来看,没什么大碍,你回去要注意多休息啊,不能过度劳累,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需要直接打我电话。”朱献说着,在前来问诊的患者病历本上写上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朱献,1974年5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镇江医学院,现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科主任。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二十四年,朱献始终扎根基层,在基层卫生工作岗位上热情服务,爱心是他求医和行医以来的信念和做人根本。

  在镇江医学院求学期间,朱献与同学出门,遇到一名老大爷拿着一张寻人启事,寻找自己的儿子,想要好心人给点钱坐车去找儿子。看到眼前的老大爷无助的样子,朱献二话没说,将兜里的钱全部给了老大爷。事后,当同学问道:怎么问都不问,就直接将全部的钱给了老大爷,万一老大爷是骗子呢?朱献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不了就被骗一次,如果因为没钱耽误了老大爷坐车找儿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2010年的一个冬天,朱献在急诊值班,当晚深夜11时许,一泰州兴化的老人因骑电动三轮车翻车造成头部受伤,脑出血,送进医院时是昏迷状态。朱献立即进行专家会诊,给老人进行手术。一周后,老人恢复状态还不错,因头发过长,老人总想要去理发。于是,朱献拿起自备的理发器给老人剪起头发。大病初愈的老人看到镜子里干净利落的发型,忍不住笑了起来。从医多年,朱献坚持为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治疗,帮助老人检查身体、理发洗澡,经常自己掏腰包买药送给他们。

  把群众健康放在第一位

  由于朱献医德高尚、口碑极好、医术精湛,周边镇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2018年,家住三垛镇米仓村的郭玉金老人肺部不舒服,症状是反复咳嗽、发热,咳痰还带血,在计生办主任的陪同下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查,当时为他接诊的医生就是朱献。看到郭玉金老人双手抓住问诊桌的边缘,咳嗽咳得肺部剧烈抖动,双手因过于用力而有点苍白,朱献满脸心疼。朱献从村部了解到,郭玉金和老伴早年还失去了孩子,他的心更柔软了几分。

  在郭玉金看病就诊住院期间,朱献都是亲力亲为,开好必要的检查单子,亲自推着轮椅带老人检查,在自己忙碌的工作期间还安排自己的学生带着郭玉金老伴跑上跑下缴费、拿检查结果等等。在郭玉金住院期间,朱献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他的病床看望,为老人答疑解惑,排解老人紧张情绪。“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回家后有什么疑问,直接给我电话,我24小时开机。”在郭玉金出院时,朱献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他。此后,朱献每个月都抽空前往米仓村看望郭玉金,给他带去慰问品,跟他谈谈心。让郭玉金最感动的是,在他生日的时候,收到了朱献为他订的蛋糕和花。

  朱献用爱心换来了一场双向奔赴的约定。不管什么季节,只要郭玉金家里有瓜果成熟或者鸡鸭下蛋,他都会骑电瓶车把家里的土特产送给朱献。碰上休息日,朱献还会留老人在家喝上两口。“他跟我父亲年岁相当,我就是把他当成我的父亲一样去对待。”

  担当使命扎根基层为百姓

  扎根基层24年,朱献不断历练成长。2020年年初,武汉新冠疫情暴发,朱献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报名前往抗疫一线,积极抗击疫情并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22年,疫情期间,朱献积极参与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主持临湖隔离点工作,辛苦不畏苦,有难不畏难。期间,他任劳任怨,昼夜不息,隔离点高强度的工作安排常常让他感到身心俱疲,但他一旦上岗依旧微笑面对每一位隔离人员,用沙哑的嗓子在每一间隔离房间协调和解释。

  一名好医生除了在关键时刻冲上去,危难关头豁出来,还要有过硬的诊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只要具备这些,通过病人口口相传,才会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朱献曾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及苏北人民医院脑外科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擅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脾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术、胃肠癌根治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大脑肿瘤切除术。曾在医学前沿、中外健康文摘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荣获卫生系统白求恩杯竞赛及医院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奖项。

  朱献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行医生涯中,他始终把医德作为医生的灵魂。基层卫生院面向的是农民群众,面对的是弱势群体,对于困难患者,朱献和同事们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拟定最节省的治疗方案,开一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药品,以减轻患者负担。不仅如此,遇到看病暂时拿不出钱的病人,朱献还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甚至垫钱为他们看病,虽然当时病人只是说暂时拖欠几天,但转过身他就忘了,时不时地总会有病人向他表示歉意:“朱医生,我还欠你钱呢。”他总是笑笑说:“不急,先看病要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报告
   第03版:报告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副刊
   第08版:综合新闻
高邮市民文明行为10条
朱献:扎根基层24年书写医者仁心
广告
高邮报特别报道06朱献:扎根基层24年书写医者仁心 2023-01-17 2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