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丹 记者 孔令玲)近日,一场以文明为主题的演出在高新区上演。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创新打造的“民歌伴飞新思想”“文明实践微课堂”“理论宣讲轻骑兵”等文明实践精品项目登台亮相,呈现生活中的人情暖意,激发在场观众的共情,引起了热烈反响。
文明实践活动有着春风化雨、以文化人的作用。近年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推进文明实践活动由“宣传模式化”向“传播柔性化”转型,摒弃生硬的叙事风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新活动形式,让文明实践“本土化”,凝聚起了深深的家乡情。
“民歌伴飞新思想”是我市文明实践活动中的一项精品项目。项目依托高邮“民歌之乡”这一本土优势,将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各项富民惠民工作举措编入民歌中。一首首民歌唱出来,让新思想入脑入心。同时,热心群众还将自己的想法、愿望编入民歌唱词,勇敢表达出来,体现了追逐“乡村梦”“中国梦”的美好心愿,赋予了这个项目更强大的生命力。今年以来,各类文艺群体创作了围绕“喜迎二十大”主题的《喜迎盛会颂党恩》、歌颂创建成果的《齐赞高邮新风尚》、宣扬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拂高邮》等音乐作品。这些歌曲中俚语化的唱词、里下河的情味、清新自然的风格,掀起了民歌伴飞新思想的热潮。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还充分打造充满地方特色的实践活动。菱塘回族乡成立“红石榴”宣讲区,定期开展特色理论宣讲活动,传递“祖国大家庭,民族一家亲,颗颗石榴籽,紧抱永向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还成立了面向企业的“发展理响”宣讲区、面向学校的“童言青语”宣讲区、面向乡村的“乡音乡情”宣讲区、面向网络的“云上蓄能”宣讲区,形成了宣讲对象五大区域。同时,还创新体验式教学、访谈教学、音乐教学、情景教学等授课形式,通过精准渠道将理论宣讲传递给目标对象,打通宣传“堵点”,推进宣传对象分众化,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到达率和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