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胡宏宇 记者 杨晓莉)近日,界首镇职业技能示范村(子婴村)初级保育员培训班、开发区职业技能示范村(花王村)中级养老护理员培训班等各类职业技能专项培训班如火如荼。这是我市强化农村技能人才培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技能先行,促进就业培训赋能。为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在培训班举办前,市人社局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市场对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和保育员的需求较多。为此,人社部门将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和保育员作为各示范村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时间安排更合理,学习内容更丰富,从而吸引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并获得一致点赞。“ 有了一技之长,找工作就容易多了!”界首镇子婴村村民王广芳感言,前几年同村的姐妹参加育婴员培训,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现在在南京打工,月收入近万元,希望自己也能学有所成,靠一技之长提高家庭收入。
多年来,我市始终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按照“因地制宜、学培结合、贴合群众、灵活多样”的思路, 开展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妇女等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让大家在劳动力市场更具竞争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总数为23.04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76.53%。下一步,我市将以职业技能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继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以“培训+就业”模式为导向,推动全市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