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妍东方
连续30多小时的流调、6小时三万步的走访……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重案队副中队长乔实既是一名打击犯罪的警察,又是一名与“病毒赛跑”的“福尔摩斯”。“早一点核查出信息,就可以缩短病毒传播的链条。”这是乔实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前不久,“江苏好人榜”发布,乔实作为“打击犯罪和疫情防控‘两手硬’”的刑警队长名列其中。
主动请缨
大年初一隔着栅栏与女儿相见
无论是2021年夏天扬州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还是今年3月份的疫情歼灭战斗,乔实每次都主动请战,加入流调专班。由于流调工作覆盖面广压力大,一个多月时间,他吃住都在单位,全身心投入流调工作。
今年1月25日晚,值夜班后本该休息的乔实,得知龙虬集中隔离点需要人员,主动提出到隔离点参与疫情管控。他回家拿了换洗衣物,同妻子、女儿打个招呼便立即前往隔离点。
“妈妈,我好想爸爸,我想见爸爸。”今年2月1日大年初一早晨,乔实的女儿问妈妈:“过年每个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一家人都能团聚,为什么我的爸爸没回来。”拗不过女儿,其妻带着女儿来到乔实所在的龙虬镇集中隔离点。由于疫情防控规定,父女两人只能隔着围栏,远远地看着对方。临走时,女儿一脸“严肃”地向围栏里面的乔实敬了一个礼,让乔实感动不已。这一次值班,乔实一直忙到正月十三才回到家中,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加入到案件侦破工作当中。
不眠不休
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周边省市相继出现疫情,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急先锋”,乔实白天忙案件,晚上忙流调工作。“接外市协查函,一名阳性病例的密接接触者人在高邮!”3月9日凌晨4时许,还在睡梦中的乔实接到流调紧急指令后,立即起床奔向单位。
经过流调,该密接人员曾到城区一家浴室洗澡。“这里环境密闭,必须赶紧找到接触人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乔实来到现场,发现这是一家老旧的浴室,来洗澡的也多是附近的老人。由于浴室视频条件很差,核查工作陷入了僵局。“浴室里找不到线索,就扩大范围。”乔实立即转变思路,迅速调取浴室周边公共视频录像,赶回单位开展新一轮图侦研判,最终确定了22名次密接人员。
人数虽然确定了,但具体信息还是空白。乔实顾不上休息又投入新一轮的信息研判当中。一直到3月10日凌晨4时,乔实终于确定了其中15人的身份信息,但是还有7人无法通过大数据研判。此时他的双眼已经模糊,就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和衣而眠。两个小时后,乔实的身影又再次出现在浴室周边的小区。“信息无法研判,我就只能靠‘脚底板’了。”乔实通过物业、居民等辨认7名人员的身份信息,最终在当天中午确认了所有人的身份。此时,乔实才发现自己的双腿已经肿胀,酸疼得无法站立。这天上午6个小时不到,乔实就走了三万多步,近20公里。
“流调工作就是要发挥我们的侦查思维之长,第一时间对人员进行轨迹排查,跑赢病毒。多的时候一天可能会有成千上万条数据,而且随时可能有新的数据下来,所以熬夜通宵都是常态。”乔实笑着告诉记者。
不忘初心
守护好老百姓是最大的责任
流调民警被称为与病毒“赛跑”的人,也被称作病毒“侦探”。乔实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是整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全力支撑卫健等职能部门,上追源头,下寻密接。
从3月24日起,乔实一直在外地办案。当听说高邮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时,身在外地办案的乔实再次请缨参加我市的流调工作。“我有流调经验,这个时候我必须上。”于是,身在外地的乔实来到附近的一家派出所,借用派出所内的设备加入到流调工作中,在一天多的时间里研判近三百条数据,拨打了近百个电话,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认真是乔实一贯的工作作风。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乔实在一次抓捕过程中发生车祸,全身挫伤,左脚肿得不能穿鞋,但他没有放弃任务,冒着倾盆大雨赴上海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又辗转南京、淮安、宝应、扬州、盐城等地取证核实,成功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在一次核查涉恶线索过程中,乔实看见一名男婴突然昏厥,他临危不乱,成功对其进行抢救,挽救了男婴的性命。自2015年调入高邮市公安局以来,乔实先后参与抓捕犯罪嫌疑人100余人,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其中八类案件、恶九类案件30余起,为群众挽回损失4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