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丁慧 记者 杨晓莉
日前,在全市特殊困难家庭慈善资助暨“5·19慈善一日捐”大会上,139名家庭贫困人员获得了41.7万元的慈善救助金。
慈善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03年,市慈善总会成立,服务宗旨为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困难群众。19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高邮大地爱心涌动,纷纷捐款捐物,累计募集慈善资金达2.44亿元,让许多群众得到实惠:助灾2910万元,助医4364万元,助学1439万元,助困2760万元,助残849万元,定向资助3820万元……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蓬勃发展,已先后资助困难人群12万余人次,发放慈善资助金1.61亿元。一个个凡人善举温暖着弱势群体的心灵,一份份爱心捐助叠加出城市文明的高度,高邮也因此进入了“中国慈善城市百强”,获得了“五星慈善城市”的荣誉称号。
募集善款是发展慈善事业的重中之重,每一分救助款都离不开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19年来,我市坚持每年开展“5·19慈善一日捐”活动,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集中捐赠搭建平台,募集资金占年捐赠总额90%以上。在邮城,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加入行善举、献爱心的队伍中来,领导干部带头捐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发捐款,企业家们更是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广大市民也积极参与到慈善捐款中来,每年,市慈善总会都会收到许多不愿透露姓名的普通市民的爱心捐款。更加可喜的是,在慈善力量的感召和一批高邮好人的带动下,近年来,邮城成立了许多志愿者协会组织,各协会通过义卖、募捐等爱心活动帮助了一大批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会员们献爱心、行善举,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其中,行善济人已成为广大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助人为乐也已成为高邮社会的文明特征。
慈善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重要抓手,市慈善总会秉承“群众有所呼、慈善有所应”的理念, 开展一系列暖民心、惠民生、见实效的救助行动:精准扶贫行动,累计向扶贫帮困基金注入善款100多万元;血透助医行动,从2008年起累计支出2300余万元;“慈善光明行”行动,成功实施复明手术4902例,符合条件的做到应助尽助、不漏一户、不错一人;“爱满重阳”助老行动,从2019年起,对家庭特别困难的老年人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的救助金。同时,市慈善总会还定期开展助灾、助医、助学、助困、助老、助残等重大救助活动,扎扎实实为困难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慈善救助社会效果日益显现。此外,为牢固树立“慈善为民”理念,2010年,我市13个镇区全面建立了慈善分会,2017年底,全市225个村、居委会全部建立了慈善工作站,实现了城乡三级慈善组织全覆盖。
慈心善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 市慈善总会将继续围绕弘扬以“爱心奉献、互助和谐”为核心的现代慈善文化和“慈善为人人、人人可慈善”的理念,大力推广慈善文化,把慈善文化传播到每个角落,让慈善成为文明新风,让慈善事业发展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