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中共高邮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的战略部署,将综合试验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龙头性、突破性工程来抓,实现农业更现代、农民更富裕、村庄更宜居、乡风更文明、农村更和谐,努力为面上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鲜活经验和模式,将乡村振兴战略在“四河四路”区域转化为具体生动的高邮实践。我市市委、市政府对应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结合试验区内传统农业发展格局,正视“产业上有产业缺价值、生态上有环境缺品位、乡风上有文化缺活化、治理上有作为缺特色、生活上有保障缺品质”的基本共性问题,通过“突破难点、推进重点、培育亮点”的建设路径,将生产做长、生态做优、文化做活、治理做特、生活做精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以“澄潼河、澄营公路”为轴心的“一河一路”先导区建设,在发展理念、产业振兴、乡村建设、文化繁荣、模式构建走上多轮驱动的创新之路。
2020年10月29日,“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仪式正式举行,吹响了试验区建设的响亮号角,综合试验区(先导区)建设的大幕徐徐展开。我市按照近期、中期、远期分步建设的原则,围绕“五区三园一路多点”工作思路,将“一河一路”示范先导区作为“四河四路”建设的突破点,全速推进域内“五区”即聚力建设农村改革实践区、现代农业集聚区、美丽乡村展示区、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社会治理样板区。“三园”即打造高邮虾产业园、龙虬庄遗址公园、食品产业园。“一路多点”即以乡村振兴“1号路”为纵深的全域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廊道等项目建设,打造风采迷人的“网红路”;“多点”为打造重点建设东角墩、西角墩、郭庄3个自然村庄,并力争3年内区域内的每一个行政村都创成1个美丽宜居村庄。
在“五区三园一路多点”的总体布局下,先导区房屋搬迁、乡村振兴引导路和“1号路”、龙虬庄遗址博物馆、龙兴安置小区二期、龙发集中安置区、美丽宜居村庄、高标准农田、罗氏沼虾生态养殖示范区、交通网红打卡点等多个项目正有序推进建设中。
西角墩美丽宜居村庄打造
龙虬镇按照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等类型,完善“4+1”村庄总体布局,全面启动村庄环境提升工程,有序推进较大村庄功能提升、零散村庄搬迁撤并。积极创建美丽宜居村庄,重点建设东角墩、西角墩、郭庄3个自然村庄,串珠成链打造融美丽村庄、乡村旅游、乡风文明建设于一体,展示里下河民居民俗、水乡生态风光的“美村走廊”。
西角墩通过坚持点线面结合、市镇村联动,探索农村环境管护第三方物业服务模式,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同时不断完善河长制、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进一步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经过彻底治理垃圾乱投、污水乱排、棚圈乱搭、杂物乱堆等脏乱差问题,该村庄微景观随处可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安置小区项目稳步建设中
龙兴安置小区二期项目位于龙虬镇泾河南路南侧、龙兴小区一期东侧,龙发集中居住小区位于龙虬镇园区大道南侧、龙虬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东侧,作为“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示范先导区搬迁安置项目,主要是用于先导区建设和京沪高速扩容搬迁户安置,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于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提升集镇整体形象以及改善乡村风貌,打造先导区美丽乡村新座标、社会治理新样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两个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土地挂牌出让等工作,并均已进场施工,力争年底建成并交付进行安置。
乡村振兴引导路和“1号路”初展风姿
乡村振兴引导路、“1号路”是对先导区引导段(头闸干渠)1.6公里和原澄营公路11.5公里进行水生态修复与景观道路环境整治提升。对引导段沿线建筑立面改造,交通组织优化等,重点对高速出口处、高架桥下侧通道、邮兴路沿线等主要节点进行深度打造。澄营公路东侧范围路边退让20米,西侧至澄潼河西岸缓冲区,并重点对澄潼河入口、龙虬庄遗址公园、环保产业园、横泾河入口等主要节点进行深度打造。
截至目前,乡村振兴引导路段的苏中农贸城建筑外立面已经改造完成,统一标牌后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1号路”到龙虬庄遗址公园已经基本完工,全线预计在九月份能够完工。
从高速出口向东行驶至高兴东路与澄营公路交叉路口处,一路向北可以看到,原本水泥路面铺上了黑色沥青,道路两侧重新栽上树木和花草,一排排高大的榉树冒出了嫩绿的新芽,蓝黄绿相间的彩虹线,一直绵延至龙虬庄遗址公园路段。沿线一些民房墙上多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彩绘作品,重要路口节点还放置了红色主题纪念小品雕塑,将文化与景观有机的融合了起来,给乡村建设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下一步,将继续结合交通网红打卡点项目的“多彩大道、浪漫环游”设计主题, 与X303、X304、老S333以及兴友路、龙甘路、穿乡路、于朱路、红光路、凤凰支路等形成大小环线,打造全长约26公里的风采迷人的“网红路”。
“三园”建设齐头并进
高邮虾产业园是先导区实现产业兴旺的“重头戏”,旨在建成集示范展示、科技研发、现代渔业观光养殖、渔业加工、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养高邮大虾、看四河四路”现代园区。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虬罗氏沼虾”打造成富民的本土品牌。经过规划设计、土地流转、矛盾协调等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高位大棚池的搭建和塘口改造,并运进第一批400万尾虾苗,开始试点养殖。同时通过产业强镇项目向上争取到资金740万元,正进一步排定项目。管理服务中心正在走流程,即将开工建设。
食品产业园总规划3平方公里,通过3至5年时间,总入园企业50家以上,新增开票销售超30亿元,税收超过3亿元,着力打造一个覆盖传统优势产业,并向休闲即食食品、中央厨房、冷链物流全方位发展的现代食品园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食品产业园建设高度重视,均作出了重要批示、指明了发展方向。目前,已完成了项目选址,形成了规划设计初步成果,并召开了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座谈会,梳理本地有释放产能需求的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对接洽谈,同时还多次赴苏州等地进行招商引资。
龙虬庄遗址公园是先导区文化根脉与魂魄所在,围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集古遗址公园、农耕文化体验、地方非遗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江淮名庄”。目前,龙虬庄博物馆及非遗文化展示区方案已完成,正在招投标阶段。同时结合常恐设计方案,前期对龙虬庄遗址公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提升,同步进行旅游线路规划、导览标识设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在348户被搬迁户房屋中保留56处形态、架构比较完整的房屋,用于里下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改造成民宿或“农家乐”。
种桃种李种春风,四时有景花正红。在实现乡村振兴奋力前行的创新道路上,以先导区为核心的试验区内,沿线景色变靓,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发展逐渐兴旺,越来越多群众的脸上荡漾起春风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