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宽权 记者 杨晓莉)“政府又为我们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啦!刚刚整治完蚕桑河,现在又投入资金打造车逻镇区排河。河道干净了,我们的家园更美了。”日前,家住城南新区朝阳社区的居民徐桂龙看着家门口干净的河道感叹地说。
近年来,城南新区加大地方财政投入,聚焦打赢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实施重点河道生态驳岸衬砌工程,部署开展乱占、乱堆、乱建、乱采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区、村级河长按月按周巡河治河护河制度,全力推进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河道水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得到国家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清四乱”销号专家组高度认可。
河里有问题,原因在岸上。今年以来,城南新区投入2600多万元实施整治、管理、巡查、交办和管护,成立35人的专业河道保洁队伍,249条河道明确河长为第一责任人。按照区级河长每月巡河一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一次要求,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超前完成南澄子河、南关干渠市级销号整治清单,结合公共空间治理对全区河道563处乱占、乱堆、乱建“三乱”现象进行了清理。
此外,城南新区还重点整治水环境质量,在水生态修复上下功夫。今年,对大港河、新华南河、文体广场河、砖场排河、邮都园内河等9条重点河道实施综合整治,并对闸河村部河、砖太河、山灯11组河、万兴生产河等11条村级河塘进行疏浚治理。同时加大对香沟河、亿泰东渠、新畅路西河、南关大沟、北墩河、车逻干渠等15条重点水体实施“活水”工程,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