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小麦攻关品种单产再创新高
平均亩产640公斤 最高亩产656.8公斤
  本报讯(记者 吴静   通讯员 闵思桂)风吹麦成浪,蝉鸣夏时忙。4日,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我市国红6号、苏麦11两个小麦新品种示范方进行实割见产。经测产,这两个小麦新品种亩产再次创出淮南地区近6年来最高记录。

  当日,在临泽镇周巷陈甸村,专家组随机抽取两个田块,对国红6号和苏麦11两个小麦品种,通过田间测量、水分测定、称重等环节程序,最终测出这两个小麦品种平均亩产64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达656.8公斤。

  2019年秋播时节,为研究挖掘国红6号、苏麦11两个小麦新品种的高产潜力,我市在扬州大学教授戴其根、许轲教授团队技术支撑下,在临泽镇江强家庭农场稻麦示范基地开展小麦穴播超高产绿色高质高效攻关。据扬州大学教授郭文善介绍,国红6号、苏麦11是目前淮南地区小麦主推品种,高邮通过几年的探索,在高产高效栽培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今年通过高质量播种、高效施肥、绿色防控,创下了淮南地区近6年来小麦单产最高记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副刊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文化文明交相辉映的新高邮而努力奋斗!
连镇铁路高邮段“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快马加鞭
滨湖移步易景生态长廊PPP项目昨签约
我市小麦攻关品种单产再创新高
图片新闻
扬州政协领导来邮观摩协商议事活动
文化文明交相辉映 文明实践同心同行
报头
高邮报一版要闻01我市小麦攻关品种单产再创新高 2020-06-09 2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