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邮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8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1.6%。其中,新能源产业44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3.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42个,占22.8%;高端装备制造业32个,占17.4%。

  二、高技术制造业

  2018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82个,比2013年末增长134.3%;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14.3%,比2013年末提高7.4个百分点。

  三、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18年末,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05个,比2013年末增长14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52.3%。

  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836人年,比2013年末增长101.1%。

  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8.45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204%;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1.7%。

  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249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33件,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393.9%和219.7%;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5.3%,比2013年末下降13.8个百分点。

  四、文化及相关产业

  2018年末,全市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417个,比2013年末增长249.9%;从业人员16204人,比2013年末增长107.6%;资产总计3543175.8万元,比2013年末增长1057.3%。

  2018年末,全市共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295个,比2013年末增长276.5%;从业人员15692人,比2013年末增长122.8%;资产总计3519490.4万元,比2013年末增长1169.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96097.7万元,比2013年增长234.2%。

  2018年末,全市共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122个,比2013年末增长100.0%;从业人员512人,比2013年末下降32.8%;资产总计23685.4万元,比2013年末下降17.8%;全年支出(费用)7246.0万元,比2013年下降28.8%。

  注释: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精神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标准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高技术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5]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

  [6]文化及相关产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范围包括: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二是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7]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高邮市统计局

  高邮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5月15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高邮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高邮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高邮报专版03高邮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2020-06-01 2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