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和市政府工作安排,聚焦聚力“三大攻坚战”,围绕“重点水利项目攻坚年、强化行业监管突破年、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的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全面收官“十三五”、奠基“十四五”和实现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水思路,科学做好水利发展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积极谋划“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布局;编制完成《高邮市水土保持规划(2019~2030年)》;组织编制《高邮市2020~2035年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与提档升级规划》和《高邮市城乡供水规划》《高邮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升全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水平。
确保水安全,扎实做好防汛防旱工作。修编年度《高邮市防御洪涝灾害预案》《高邮市城市防御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汛手册,推广使用高邮市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平台;结合汛前、汛后检查发现的问题,推进实施年度省级维修、养护、排涝降渍、防汛经费、小水库扶持项目以及市级维修、防汛经费项目建设,提升区域内水利工程防洪保安能力。
夯实水基础,积极做好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杨庄漫水闸、庄台漫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开展中型灌排泵站毛港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投资9207万元组织实施高邮灌区2020年度节水改造项目;投资9000万元实施向阳河、汉留、司徒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解决水问题,全力做好民生供水保障。积极做好里运河清水潭水源地、高邮湖马棚湾应急备用水源地、高邮湖菱塘水源地省厅达标建设验收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全市水源地达标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3处饮用水源地长效管护制度,落实长效管护;督促实施一水厂搬迁工程及湖西水厂深度处理工程,至年底投入运行;牵头制定全市二次供水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推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逐步实现由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施统一管理;继续实施城乡供水支管网改造40公里,进一步降低自来水漏失率至12%;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全面完成我市农业水价改革面积107.3万亩任务。
做好水文章,深入做好河湖管理保护。深入推进河长制,全面完成“两违三乱”整治任务;积极配合市政府推进高邮湖(高邮市)退圩还湖项目实施,继续推进高邮市里下河退圩还湖规划编制、报批,并在规划批准后,推进各湖泊实施方案编制及实施;配合完成市委市政府关于江淮生态大走廊、“263”、全域旅游、环高邮湖旅游规划等各项重点工作,对有关涉湖项目进行跟踪服务;推进河湖生态保护,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市委督查交办单各项工作。
强化水监管,大力做好行业服务管理。对涉水项目的行政审批坚持既严格把关也服务企业发展,尽最大努力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完成年度地下水压采任务,强化底下水资源保护;加强取水户监督管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强化用水监控管理;严格控制区域取用水总量,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尽量将全市用水总量降至6.3亿立方;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流失监测及足额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优化水环境,着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完成28个行政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覆盖90%的行政村;保障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完善“十个必接”配套支管网建设;继续推动城南经济新区、开发区、湖西高新区等乡镇园区加大管网铺设力度,铺设污水管网5公里,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投资1300万元实施高邮市生态河道建设项目,计划对8个乡镇,19条骨干河道进行生态化提升;继续开展农村河道轮浚,完成农村河道疏浚180万立方米;坚持节水优先,积极开展节水技改、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水效领跑、合同节水试点等工作,着力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和水利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