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妇女保健篇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妇幼保健暖万家
——妇女保健篇
  □  马根生 

  在泱泱大国里,在茫茫人海中,有着一个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庞大群体,涉及千家万户,那就是妇女儿童群体。由于这个群体有着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因而受到党和政府的特别关爱。1954年9月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部宪法中明确指出“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1986年4月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部《妇幼卫生条例》对妇女和儿童保护提出了具体的措施;1992年4月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用法律武器保护母婴健康。这一系列利器构建了妇幼保健的保护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欲借此文回眸当年,重温各级党委和政府给予妇女儿童们的阳光和雨露、妇幼保健工作者为之付出的辛劳与奉献,同时也抒发我对妇幼保健事业的热爱和眷恋。 

  1976年4月,卫生局的一纸调令将我推上了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岗位,一干就是14年,我直接参与实践并见证了这一阶段的妇幼保健工作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治疗“两病”列入议程 

  所谓“两病”就是子宫脱垂和尿瘘,这是妇女最痛苦最受折磨的疾病。1977年春,江苏省卫生厅在金坛县召开了全省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传达周总理生前对“两病”治疗的重要批示,传达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国全面部署妇女“两病”预防和治疗。这次会议明确了开展这一工作的时间表和具体工作要求,并将高邮列入试点先行县。会议结束后,我迅速向相关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提出以点带面的试点实施计划。县领导十分重视,要求卫生系统立即启动这项工作,做好调查研究,明确工作方案,全面组织实施。 

  按领导要求,我们首先组织全县妇产科医生和女赤脚医生,对33个公社649个大队的已婚已育妇女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妇科病普查,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检查了114000多人,其中妇女患病率达到28.3%,确诊为“两病”患者的有2214人,重度有的840人(由于老法接生或不科学的接生、产后负重过早、从事下蹲劳动时间过长等原因造成子宫韧带弹性丧失而不能复位,形成子宫脱垂,医学上依据不同的复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难以启齿的痛苦 

  “两病”是妇女最为痛苦又最难以启齿的疾病,她们长年累月没有干净的裤子穿,严重者还丧失了劳动能力,导致因病致贫。原八桥患者苏某患重症子宫脱垂,我去巡诊过,让我难忘;原天山公社五星大队吴某的遭遇更悲惨,吴某婚后生第一胎,因老法接生造成重度子宫脱垂8年,影响体力劳动,影响家庭和睦,更影响她的自尊。她四处求医,后被安徽一个巫医用剃头刀硬将下垂的组织割下,后用木头塞进切口处,鲜血淋漓不止,被骗去十二元钱和一双布鞋,后因大出血被送到医院,险些丢了性命。原张轩公社东角大队石某,因子宫脱垂丧失了劳动能力,20多年饱受煎熬,她丈夫既要挣工分还要照顾她,家中房屋破漏不堪,她们是2000多名患者的缩影。

  送去阳光的人们 

  我把调查结果写成书面报告,送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案头,引起了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县革委会专门发了文件,向全县发出号召,全面开展“两病”治疗。汇报材料全文刊登在了1977年县委《内部资料》第二十七期上,县委书记贾彬亲自过问,并作按语:“毛主席、周总理生前一直十分关心群众疾苦,一再教育我们要重视群众生活,子宫脱垂是妇女十分痛苦的疾病,务望各级领导同志重视和抓紧此项工作。”同时,县革会决定,拨出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此病治疗。对那些长期因受疾病折磨,生活上有一定困难的患者,各级组织还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生活补助,以促使患者安心治疗。县委、县革委会的领导们高度重视 ,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政组织纷纷列入工作议程,迅速行动起来,很多公社领导同志亲自召开会议、安排工作、动员病人入院。菱塘公社党委负责同志与医院研究治疗方案,解决病人的后顾之忧,使这一工作顺利推进。

  传递温暖义不容辞 

  治疗“两病”既是群众性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业务工作,我们依据科学安全有效减少患者痛苦的原则,先选择保守治疗,对无效者进行手术治疗。我们首先启动了保守治疗试点方案,在原天山公社卫生院进行了探索,在中医中药上做文章,采用他山之石,结合我县的客观实际,聘请了当时我县的知名中医、现国医大师王琦同志作为保守治疗小组的指导医师,初探了一条疗程短、花费少、痛苦小的中医中药治疗法,受到了患者们欢迎,总有效率达到了91.9%,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试点的成功,得到了省人民医院杨怀恭教授(江苏省最具权威的妇产科专家)的充分认可,紧接着扩大验证范围,在湖西四个公社同时开展中医中药治疗“两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四个公社共有149人接受保守治疗。实践证明:中医中药治疗“两病”操作简单,一学就会,方便群众,无副作用,无后遗症,是成熟的治疗方法,且节约开支。经过查访统计,治疗药费平均每人四元左右,花费少疗效好。于是我们在原天山公社召开了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会议,推广天山的经验,同时组织了全县妇产科医生和女赤脚医生到天山进行现场观摩,使天山的经验在全县开了花,我们也从中探索出了全县治疗“两病”的总方案,即保守治疗加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由各公社牵头实施。 

  县负责手术治疗。成立了全县手术治疗指导组,县卫生局抽调了各医院60多名外科、妇产科医生以及有一定基础的赤脚医生,组成十四支治疗小组,将全县的治疗任务分工到组,划片包干,限期完成。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在临泽地段医院举办了手术治疗“两病”的学习班,由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作临床示教,现场练兵。以强带弱,以老带新,逐步提高,治疗小组由14个扩大到20个,半年不到的时间,施行各种手术465例,治愈率达95.1%,平均手术费用从人均57元降到了25元,基本实施了免费治疗,民政部门还向生活困难者发放了生活补助费。 

  全县保守治疗组又不断传来喜讯:当时全县仅有的100多名女赤脚医生既是保守治疗的主力军,又是“两病”预防的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她们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从不间断。全县共保守治疗1749例,无一例意外。原天山公社林场大队社员余某患中度子宫脱垂41年,每当提到女赤脚医生为她治病的事她就感激涕零,她常对人说“女赤脚医生真好,为我治好了请不得医生、见不得人的老病,我做梦也没有想到。”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必须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不仅过去适用,今天更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全县2214名“两病”患者全部得到了治疗,经过三年的随访,有效率均在99%以上,治愈率达到了91%以上。 

  原八桥公社苏某治愈了,原天山公社吴某及2000多名患者治愈了,她们成了健康的劳动者,尤为典型的是原张轩公社东角大队石某病愈后竟和男人一样挑担挖河,还被评为公社劳动积极分子,并砌了三间新瓦房,日子过得很幸福。 

  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卫生部、省卫生厅及各级卫生部门领导与专家们的认可,全国及省内外的同行们来我县参观学习者络驿不绝。

  林佳楣赞扬了高邮 

  林佳楣,江苏丹阳人,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夫人,长期任儿科医师,曾任武汉保健院院长,后任卫生部妇幼保健司司长,现任中国女医师协会会长。我认识她是在江苏如东。1977年11月底,卫生部在如东召开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会议,当时的她已近花甲,中等身材,风采翩翩,气质高雅。会间休息时,省卫生厅妇幼卫生处顾咏越处长找到我,拉着我的手说:“有位领导要见见你。”我惊讶地望着她,她轻声告诉我:“是林司长。”我们走进了会议休息室,见我们到来,顾处长还未介绍,林司长就立刻起身伸出双手握住我的手说:“你是高邮代表吧!你们的交流材料我看了,工作做得不错,县领导们很支持你们的工作,不简单!”一语刚出,立刻拉近了我们间的距离。我立即回答:“林司长,我们县里领导一贯重视卫生工作,也是他们不断地鞭策我们,要求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我们也不敢懈怠。”接着林司长说:“我要请你带回一项任务,转告你们的县领导,我要派新华社记者到你们那里,好好总结,把你们的做法介绍到全国去,介绍到发展中国家去!”我接受了她的任务,回邮后立即向县委和县革委会领导作了汇报。 

  1978年初,新华社、健康报记者先后来到我县走访了几个公社被治愈的妇女,对我县领导关爱“两病”治疗的情况赞叹不已,并向海外杂志作了专题报导。不久,我县县委、县革委会的领导在全国召开的“三项工作”(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托幼工作)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大会交流材料我保存至今),将我县重视妇幼卫生工作的做法和成果推广到祖国各地。

  根治老法接生 确保母婴健康

  产妇生养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产妇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老法接生是旧社会封建迷信的产物,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产妇们忍受着残酷的老法接生折磨,她们必须坐着生或站着生,很多孕产妇是过不了这一关的,但在接生婆的眼中:“这些产妇都是命不好。”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推行了新法接生,对老接生婆进行改造,但终因这些人年龄偏大,缺乏文化,难以改造,少数人还冥顽不化操持旧业。 

  由于老法接生造成大批妇女患上了“两病”,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孕产妇死亡率高达万分之十六,每年要有一些家庭人亡家破。 

  1987年6月23日下午,周山乡东胜村传来噩耗,该村产妇杨某大出血死亡,得此消息后,我和同志们当天下午就赶到了东胜村对此事展开调查。杨某当年29岁,有引产、流产史,按规定属二胎照顾对象(第一个小孩已6岁)。怀孕期间,女乡村医生曾三次登门作产前检查,并多次动员住院分娩,但均未引起家属的重视。6月13日凌晨,杨自诉腰痛,7时腰痛加剧,她的丈夫却找来老法接生婆戴某,她不作任何准备,就叫产妇坐在脚盆上生养,9点钟孩子落地,半小时后胎盘不下,戴就用双手按压产妇下腹部,叫产妇用力“吹”茶杯,吹量米的升子,还用产妇妹妹的辫子插入产妇的咽喉,刺激产妇恶心,胎盘始终未下。这时戴某徒手伸进产妇子宫至腕部,用力“掏”了二至三次,胎盘终于被剥离,但产妇经过接生婆的“按、吹、掏”野蛮的老接生方法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出血高达2500亳升左右(占人体总血量的一半以上),虽经乡村医生抢救,终因产程太长,出血过多,造成不可逆性失血性死亡。 

  这一事故的发生,对周山乡震动很大。我们也从中吸取了深刻教训,于是我们因势利导,将县政府(1986)333号关于全面推行住院分娩的文件精神在周山乡全面贯彻落实,帮助周山建立健全孕产妇管理制度,有力推进了住院分娩的普及。同时,我们又立即组织全所同志,对全县19个乡镇的老法接生员进行全面调查。经查,发现当时19个乡镇仍有58名老法接生婆还在接生,全县仍有158名产妇实施了老法接生,死亡3人,死亡率高达2%,超出省要求的57倍。针对这一情况,我连夜准备了汇报材料,次日便向局领导和分管县长作了汇报,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分管领导当场决定下发文件,又以(1987)115号文件通报周山产妇死亡事件,并再三重申了(1986)333号文件精神,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全面禁止老法接生,村村配齐女赤脚医生,建立健全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大力推行住院分娩,确保母婴健康,同时将这一工作列入乡村组三级承包范围。

  我们乘风乘势深入基层全面督促县政府文件的贯彻执行。 

  首先狠抓了女乡村医生的配备,至1987年底村村配齐女乡村医生,并全部完成培训工作,为实行孕产妇管理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第二狠抓规范管理,明确了女乡村医生的工作职责,全面推行“恋、婚、孕、育、保”五字管理新要求,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安全”,至1989年,全县孕产妇管理率达到了99%以上。 

  第三狠抓住院分娩的推行,1989年底全县住院分娩已达99%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已控制在万分之二以下,达到了发达地区的水平!老法接生已成为历史,母婴健康得到了保证,至此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关爱妇女儿童的浓浓情意已传递到千家万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版
妇幼保健暖万家
高邮报特别报道07妇幼保健暖万家 2019-09-11 2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