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文明办通报了4月份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测评的情况,其中实地考察测评结果显示:46个测评项目中,满分项目3个;低于70分的项目4个,分别是商业大街、小区、主次干道、非乡镇政府驻地集镇,项目失分点之一是商铺乱设摊点、出店经营。记者日前对城区主次干道和沿街商业店面进行了一次实地暗访。
记者目击:占道经营、作业等现象突出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城区主次干道和商业街道,发现总体秩序良好,但所探访的街道普遍都存在路段和节点“肠梗阻”现象,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出店经营,以水果店、花店居多,如盂城路一水果店门口,一辆装着西瓜的三轮摩托车占据了人行道和盲道;府前街一水果行店外出摊;蝶园路和中山路凉具用品店店外出摊。二是占道作业,以洗车店、铝合金加工店、电动车修理点居多,如金桥路沿途多家汽车美容、洗车店店外洗车作业;润和现代城小区门店(宋庄路)一铝合金加工店占道作业、堆放物件;金桥路与宋庄路交会处一面店占道摆放四个冰柜。三是占道晾晒毛巾及洗浴物品,以理发店、足疗店、小旅社居多,通湖路、琵琶路等多个路段都有用钢架占道晾晒毛巾及洗浴用品的现象。四是店门口车辆乱停乱放,如万金路一棋牌室门口电动车挤占了全部人行道;金桥路与通湖路交会处人群聚集占用人行道玩牌;盂城路与万金路交会处一店铺私家车占据人行道停放。五是流动摊点,如煎饼果子车、油炸食品摊、熏烧摊等。
市民观点:违规违章现象源于习非成是
暗访过程中,记者与一些违规商户进行了交流。“你知道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吗?”“是否知道‘门前四包’规定?是否有人上门来宣传、劝导或管理?”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商户们几乎都没有正面回答,相反诉说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如店面小物品放不下、物品放外面招引顾客、在室内洗车麻烦等等。
在中山路暗访时,两名正在进行常态巡查的城管队员告诉记者,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10点上路巡查,总有个别不自觉的商户违规出摊、占道经营,理由一大堆,归根结底是坏习惯使然。
绝大多数商户都能支持配合“门前四包”工作。记者进行了随机采访,经营天猫小店生活超市的丁老板说,店外出摊没有任何好处,相反每天搬进搬出十分麻烦。在蝶园路上海商业城疏导点经营公婆饼摊点的曹师傅告诉记者,他两年前在长生路上设立流动摊点,见城管就收摊“打游击”,搞得心神不宁;现在在城管部门建立的统一疏导点内,他再不用“东躲西藏”,生意也不错。“政府部门关心我们,我们也要支持政府工作,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曹师傅表示。
“多亏了城管队员每天的巡查整治,我们回家的路才更顺畅。”采访中,不少市民对城管部门的工作给予肯定。家住北海路一小巷内的胡姓市民告诉记者,北海路在未整治前,每天都被流动摊点和人群堵得水泄不通,送孩子上学时常迟到,更为夸张的是附近一户人家办喜事,婚车因路堵出不去,急得跳脚。如今,经过整治和规范管理,摊点都入店经营了,整个路段看上去干净整洁,而且车辆和行人也畅通无阻了,大家的生意一样做得风生水起。
部门说法:加大执法力度,纳入信用记录“黑名单”
当日,记者就暗访发现的问题,采访了市城管局市容管理科科长王树勇。他告诉记者,对于城区主次干道和商业大街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目前正按照市创建办交办的整改事项清单和时间节点要求,一一加紧落实。他分析说,这些现象的存在,客观原因是城管人手少监管力量相对不足,主观原因是个别商户缺少大局意识、法规意识和诚信意识。
记者从城管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该局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区北海路过去出摊经营乱象丛生,老百姓反映强烈,经过整治后路通气顺,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通湖路电动自行车销售集中区原来店外占道陈列现象普遍,群众意见较大,经过整治和实施长效管理,如今商家都自觉遵守;原北海商圈有多个烧烤摊点占道经营,烟熏火燎,乌烟瘴气,后将其引导安置到疏导点,还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于群众。这除了主管部门下大力气开展整治外,也离不开广大市民和商户的支持。
采访中,城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店外出摊、占道经营等违规违章行为屡教不改的,将加大执法力度,除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外,还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或“黑名单”,失信人将会受到多个方面的限制。该负责人同时呼吁,不论是营造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还是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都需要广大市民和商户把支持配合化为自觉行动,自觉维护“门前四包”,美丽邮城,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