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薄聚力 发展高质量城市经济
项目建设 迸发活力
四月的高邮镇,发展的春意喷薄而出。占地30.6亩的波司登世贸金街,为世贸商圈增添了新的繁华商业中心,自去年底项目投入运营后,入驻商户200余家,解决就业2000多人,成为城市经济集聚发展的新样板。集政务服务、商业、五星酒店、精品公寓、商务办公、高端住宅等业态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金奥金帆中心正拔地而起,预计2020年底就将屹立在城市东区,约200米高的建筑主体落成后必将刷新苏中县级城市天际线。
4月16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来临之际,高邮镇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富正兴公司污水处理厂、凯普电子公司高可靠性薄膜电容器生产、港邮供水公司自来水深度处理及配套工程等项目如期竣工,智能制造产业园、泰达科技创业园、天地源机电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高邮镇开展飞地招商的一种探索性实践,也是建设专业园区的一次尝试。该项目由裕丰公司投资2亿元,用地63.25亩,将新建12幢三层的标准化厂房、1幢六层的研发楼、1幢九层的综合办公楼,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拟于2020年2月全部建成。通过有效投入,引导企业的制造过程加速向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在高邮率先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
高邮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审时度势,面对“如何打造高邮智谷?制造业的未来路在何方?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处在何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考卷,重新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主攻大项目、大客商,聚焦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科技等优势产业,突出体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力争招引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完善产业体系的补链项目、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资项目,从土地价格、厂房租金、科技人才、镇级财税等方面给予优惠。完善并落实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做大体量、技术改造和创新创新,鼓励入园企业追加投入,形成“二期现象”。紧扣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刚性指标,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等硬性要求,精准研判在谈项目的可行性、落地的成熟度。鼓励现有重点企业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加快企业换“芯”、产品换代、机器换人步伐,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第一季度顺利实现工业经济开门红。
招商引资 献礼节庆
高邮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轮流带领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精准对接发达城市商会组织,挖掘行业机构合作资源,采取以商引商,利用中介机构招商,全面形成选商选资新合力,一季度顺利实现招商引资开门红。值此“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和第十五届双黄鸭蛋节期间,全镇共邀客商16人,占市下达任务100%,分别是朗新科技公司、湖南大学科技园、北京秦天相变材料公司、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江苏启天云步航空公司、三太控股(集团)公司、上海逸仙人寿堂、上海佰仁健康产业公司、长沙雷邦环保、上海泰景文化用品、杭州富伦生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控制学院等企业(单位)负责人;拟签约项目3个,其中二产类项目2个、三产类项目1个。分别是三太控股投资1亿元的智能单车组装生产线项目,苏州客商投资5000万元的医疗器械项目,以及上海逸仙人寿堂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医养结合项目。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在手项目正在洽谈推进中,预计第二季度外资到账400万美元。
调优结构 打造生态型城市IP
绿色发展 春满大地
2017年开始,高邮镇流转湖滨老圩区土地,回收利用老庄台房屋,种植油菜5000亩,打造了滨湖花海景区。跨过运河大桥,沿着漫水公路缓缓行车,步入滨湖旅游景区,驾乘启天云步三角翼飞机,从空中俯视,金灿灿的油菜花尽收眼底,万亩油菜花海令人震撼。
3月20日,第二届油菜花旅游节期间,滨湖花海盛大开园,垂钓、赏花、观湖等系列文旅活动精彩上演,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预计至花期结束,景区将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曾几何时,这一带是邮星蛋品公司厂区和养鸭基地,放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鸭粪和被撂荒的农田。如今,景区建设就地取材,利用鸭舍和老旧古宅改造成游客餐饮中心、休闲中心、招待中心、儿童乐园、露天房车等功能区,为游人提供了极佳的休闲观光去处。目前,高邮镇正围绕滨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开展招商引资,把滨湖花海作为新的生态城市IP,以高邮全域旅游核心区的定位进行高规格打造,萃取江淮生态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精髓标识,展示高邮、代言扬州、面向全国讲好高邮生态发展故事。
振兴家园 诗话乡村
高邮镇围绕旅游产业,积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落实留地发展。通过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打造景区旅游配套设施;收储外滩田28100亩,大力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面关闭助剂厂,实施生态修复;关闭高志鸡场,拆除养猪场60个,拆除大协船厂;开展“五位一体”全面清整治行动;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和河道清淤;实施排涝河驳岸(护岸)、保安圩防汛道路慢行系统、湖滨保安圩坎沟建设、湖区污水管网建设、穿乡路提档升级、湖滨中心路建设等工程,改厕1275座,改造农桥16座,新建泵站7座,拆解废旧渔船农船513条,实施退养还湖11245亩。同时,高邮镇以乡风文明为主旋律,试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改善村居环境,实施“三控减”,除陋习树新风,丰富村民精神内涵。湖区的老百姓们纷纷称赞:“我们的乡村环境变美了,口袋更鼓了,生活更多乐趣了!”
4月13日上午,乡村振兴大型系列纪录片《田园江苏》在高邮镇盛大开镜,由新华日报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导的一段特殊的江苏田园之旅从这里开启。出席开镜仪式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副社长才华烨说,《中国国家地理》将与新华日报社强强联合,深度参与,带领全世界的读者零距离接触一幅幅饱含原生田园风光、原真乡村风情、原味历史质感的江苏大地乡村新图景。新华日报社副社长庄传伟也表示,“这一次,我们选择在高邮开镜,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当下,高邮更是勇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正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最美‘后花园’”。流经千年的京杭古运河正静静地聆听,秦邮古镇讲述着乡村振兴春天的故事。
潘忠 文哲 佳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