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名城印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探访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
~~~——探访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
~~~——探访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
2019年03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遗址的前世今生
——探访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新增的5家国家AAAA级景区名单,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榜上有名,成为我市第二家国家AAAA级景区。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探访这一红色遗址的前世今生。

  旧时礼堂变身“红色学堂”

  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位于熙和巷70号,由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高邮革命斗争史馆、高邮烈士纪念馆以及人民广场、胜利广场、英雄广场组成,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这里原来是高邮最美丽的公园——中山公园所在地,亭台楼阁、树木葱葱且环境优雅。”景区讲解员徐高菲向记者介绍。1939年10月2日,日军侵占高邮后,就在这块高邮城内风景最漂亮的地方拉上了铁丝网,使之变成了日军司令部驻地。高邮老百姓大都称之为日军“洪部”。1945年12月26日凌晨,高邮战役胜利后,受降仪式在公园礼堂内举行。为纪念抗日战争最后一役,2014年我市在公园礼堂(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签字的旧址)内部进行布展,新建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并于当年12月26日免费对外开放。

  2014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约2亿元,对原人民公园、烈士陵园进行了景观提升改造,并以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为重要节点,打造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

  2015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被列入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从抗战旧址到抗战纪念馆,旧时的礼堂已变成了“红色学堂”。

  抗战旧址焕发新颜

  由文化园的南门进入,不远处就能看见“抗日战争最后一役胜利广场”的大标识,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插云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刚走进抗日战争最后一役胜利广场的甬道内,慷慨激昂的《黄河大合唱》旋律就回荡在耳边。甬道共分为14个单元,象征中国人民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所历经的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走在甬道内,两侧是锈红色耐候钢板幕墙,其沧桑的质感诠释着抗战的艰辛历程,锈红的色泽象征着战士们的生命和鲜血。

  通过甬道就进入抗战胜利广场。广场采用下沉、围合等多种限定手法,突出红色主题,创造具有向心感、纪念性的外部空间,同时与现有建筑风貌协调。

  驻足胜利广场,正前方就是“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馆内陈展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分为战前形势、运筹帷幄、战役过程、受降仪式、制胜法宝、战役意义等六个展厅。展厅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更好地了解高邮战役的全过程。

  在胜利广场东侧,是高邮革命斗争史馆和高邮烈士纪念馆两处副馆所在地。两个展馆的外侧立面都采用锈红色耐候钢板作为幕墙,与甬道风格一脉相承。东面立面上循序渐变的镂空玻璃窗如“星星之火”,西侧镂空景观墙上“疾风劲草”的图案如燎原的烈火延伸向纪念馆,寓意抗战的胜利即将到来。

  走进高邮革命斗争史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型雕塑的背景墙,在它的下方是1950年至1954年的高邮行政区划图。高邮革命斗争史馆按照事物性质和时间发展顺序,设置了曙光初现、中流砥柱、高邮重生3个板块,全面再现了高邮抗战史。高邮烈士纪念馆展现的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4个历史时期,在高邮牺牲的及高邮籍在外地牺牲的英烈们的感人事迹以及革命文物。

  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但这段红色历史在人们心中没有褪色。现在,每年的纪念日前后、节假日期间,都会有大批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深情缅怀英烈。我市党政机关、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中小学学生等还定期到园内接受主题教育。

  据统计,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自开放以来,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余万人次,先后有多位省市主要领导前来参观、调研,新华社等多家知名媒体也对文化园进行过专题报道。

  为了不断丰富园内旅游业态,为游客提供更为周到、便捷的服务,市文旅集团在文化园内增加了“红色书咖”“红色园艺之家”“红色记忆(湖心岛)”等项目,并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

  在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报告厅内,一场场主题党课讲述着先辈们前赴后继保家卫国的故事;在抗战文化交流中心里,常年举办抗战老报纸展,一张张泛黄的纸张记录着那一段不屈不挠抗击外侮的历史,提醒着前来参观的每一位游客,毋忘过去,珍惜当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曾经的抗战遗址,在打造红色旅游中重新勃发了生机。如今的国家4A级景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已成为扬州地区乃至省内外一个重要的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及红色旅游景点。 

  孔令玲 文 王林山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名城印象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高邮市民文明行为10条
高邮市民守则
红色遗址的前世今生
高邮报名城印象04红色遗址的前世今生 2019-03-21 2 2019年03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