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邮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工程,突出高质量发展时代要求,努力服务工业企业发展,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19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继续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坚定落实中央“两个不动摇”方针,正确认识中小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好企业“店小二”,锻炼发展新本领,用更多的时间、更充足的精力、更精准的服务,关心和服务企业成长,帮助企业由小做大、由大做强,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推动工业经济量质发展双提升。
工业经济量质提升
预计2018年完成工业销售730亿元,增长20%,连续3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入库税收32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9.5%;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0%,其中技改投入270亿元,列入扬州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6个,星浪光学、风帆电池、瑞斯乐等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扬州市级重大工业项目认定完成新开工7个,新竣工6个,新达产21个。秦邮特种金属公司全年开票首超百亿元,并荣登“2018中国民企制造业500强”;方正铜业成为今年首家新晋10亿元以上企业,宏远电子预计全年可实现开票销售10亿元,“10亿元俱乐部”有望壮大至6家。牵头举办了第二届高邮市工业二十强企业发布暨授牌仪式,秦邮特种金属材料、波司登制衣、金飞达和传艺科技等重点骨干企业入围2017年度高邮市工业二十强企业名单。
凝心聚力服务企业
强化政策服务。一方面用好用足本级政策。发挥市级工业扶持政策引导作用,今年预计兑现本级财政奖励资金4000万元左右。组织发放2018年度小微企业服务券1896份,近1900家小微企业享受到了扶持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共帮助21家企业26个项目申报省工信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107家企业(单位)的164个项目申报扬州市级先进制造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34个项目申报扬州市双创示范资金项目,累计获批项目资金超过4000万元。
强化调研服务。按照全市“三服务”工作要求抓细抓实,扎实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走进乡镇园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通过调研服务、宣讲政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认真落实市四套班子及法检“两长”走访调研企业反馈问题,共收集办理企业反馈问题和需求400多条,其中我委承办57条,逐件抓落实,件件有回声,企业满意率100%。
强化两化融合服务。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投身信息化建设,开展两化融合“专家诊断行”活动,推动两化融合自评估,强化信息化支撑服务能力。帮助4家企业申报2017年度“互联网+小微企业”项目;累计8家企业获批江苏省两化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5家企业荣获江苏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指导500多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自评估工作。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引导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研发机构建设水平。指导帮助传艺科技、华富储能、日兴生物等3家企业获批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日兴生物的医药用低分子量壳寡糖获批省专精特新产品;星慧照明等7家企业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41个产品成功入选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列入目录产品数位居扬州之首。华富储能及其产品“华富牌铅酸电池12V100ah”分别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设计产品。
强化问题协调服务。第一,建立用电“直通车”。共组织13家一类用户与扬州二电厂等发电企业签约、20家二类用户与售电公司签约,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累计直购电超10亿度,节约企业生产成本2000万元。第二,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牵头组织多家工业企业参加“2018年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政银企座谈会”、“信贷大篷车县区行——走进高邮”、“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会”等活动,为企业拓宽资金渠道;充分发挥担保公司作用,全市3家担保公司在手担保企业52家、在保余额2.01亿元。
强化企业家培育服务。为拓宽企业家视野,培养企业家精神,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企业家培训、参展等多形式活动。先后组织龙腾照明等30余家灯具企业组团参加第23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光亚展),组织20余家电缆企业赴合肥参加第二届中国线缆产业高峰论坛,赴南京参展2018年江苏省服装节并冠名举办“魅力高邮——2018江苏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论坛”,组织举办2018中国国际景观照明论坛,帮助企业开阔视野、展现风采。组织企业参加英才名匠青岛服装产业智能培训班、北京大学扬州创业培训班、江苏省融资担保公司培训班、扬州市百强企业培训班等行业培训;举办三次企业家论坛、两期企业家精英班,邀请国内专家学者主讲授课,共培训2000余人(次),为企业家和工业骨干力量换“芯”装“脑”。
本版文字 顾小青 周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