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列化推进 始终心系企业发展
近两年,市委、市政府连续召开企业家发展大会,全面部署实施“三服务”行动。市委政法委紧紧把握 “以服务企业为已任”的鲜明导向和强烈信号,全面解放思想,把开展政法系统“护企安商”服务年活动作为2018年政法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作为2018年政法工作的“五大目标”之首,成立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其他政法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全程负责活动的督查推进。为确保活动效果,市委政法委召开政法系统“护企安商”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并下发《全市政法系统“护企安商”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的意义、工作措施和步骤要求。通过《高邮日报》联办专栏、《护企安商工作简报》和“高邮公安”微警务、“高邮法院”等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政法机关开展“护企安商”服务年的动态、举措和成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护企安商氛围。11月5日,《江苏法制报》以“高邮三零服务护企安商”为题专题报道我市相关经验做法。前不久,扬州市委政法委专程来邮调研“护企安商”工作,并在扬州大市推广“护企安商”服务年活动。
创新个性化服务 全面满足企业需求
政法各部门建立与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实行定期走访和主动下访,面对面征求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融入企业,摸清实情。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平安企业创建的牵头职能和向企业派驻法治指导员的专属优势,全方位搜集掌握企业的所需所盼,按照“是否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是否有利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指导市政法各部门窗口服务单位出台了各类便企利企措施。市公安局各派出所建立辖区企业“警方护企工作群”,全天24小时与企业及时沟通,得到企业家们点赞。市检察院对“检察为民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更名为“12309检察服务中心”,对行贿档案系统及时进行数据更新,推出更加优质的检察服务。市法院实施护企安商“四联四促”活动,针对在审理涉企案件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需要预警提示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11份,帮助企业整改问题,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市司法局专门设立企业公证预约服务机制并实行节假日全年无休,极大方便企业公证业务办理。市民政局组织涉企行业协会会费专项审计,进一步规范会费收取和使用,有力促进行业内企业有序健康发展。市残联全年开展了多期残疾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提供专业化保障 着力解决企业诉求
以零容忍的姿态,严查涉企案件,严打涉企犯罪,对涉及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件坚持做到快侦快破。12月8日,市公安机关速破一起企业家遭敲诈勒索500万元的案件,彰显了政法部门“护企安商”的决心和能力。针对企业最怕遇到各类“闹事”、“阻工”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矛盾纠纷的情况,政法各部门注重超前介入、主动作为,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生产。如针对金融纠纷上升的形势,市法院专门设立“高邮市人民法院金融巡回审判点”和“高邮市人民法院金融案件诉调对接工作室”,全力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此外,市委政法委注重加强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配合,形成保护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司法合力。据统计,全市去年共破获涉企案件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人,为企业挽回损失5200余万元。市法院加大生效判决的执行措施和力度,帮助企业执行到位案件款4.196亿元,收到企业感谢信、锦旗12份。
新的一年,市委政法委将组织政法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固化提升相关工作机制,着力为民营经济和企业发展壮大贡献更大的政法智慧和力量。
深化干警驻企活动。为全市所有规上企业至少配备一名政法干警,明确人员职责,实行公示上岗。同时,根据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法治服务。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变以往的机械执法为担当执法,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自由、合法民事、自主经营、合法财产、知识产权以及胜诉执行等六项权益。
提升法治服务水平。对涉及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件在一周内反馈查处进展情况,对政法各部门窗口办理的涉企服务事项,力争比规定办理时间缩短2天以上。
强化风险防控措施。每季度通报涉企治安情况、案件查处结果和风险防控提示,突出如何进行风险预警防控,推动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