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邮湖切滩工程抗百年一遇洪水
1991年7月,里下河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抗洪救灾。7月28日,我市弃小家、保大家,炸开新民滩南坝和北坝实施泄洪。
2011年,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国家水利部和省市领导出席开工仪式。经过7年多的施工,高邮湖新民滩切滩工程已进入尾声,并建起了一系列现代化的闸站和完善的水利配套设施。
我市结合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和全国旅游示范区创建,积极打造环湖旅游风光带,形成了一批新的旅游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全省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高邮域内431.5平方公里。高邮湖属浅水型湖泊,为淮河入江水道,淮河水的90%要通过三河闸泄入高邮湖,然后经新民滩、邵伯湖宣泄入江。高邮湖也是一座“悬湖”,湖水水面以及部分湖底比运东里下河地区的地面还高。

  历史上,高邮湖经常冲决运河堤防,给里下河人民带来灾难。1991年、2003年先后发生两次特大洪涝灾害,洪水水位超过(1931年)历史最高水位0.48米,特别是1991年百年未遇的洪灾给里下河地区造成了重大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011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将“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将高邮湖、邵伯湖净增6个瘦西湖的蓄水量,为江苏“东引西调南排”的清水活水战略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水源,预计整个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届时,淮河入江水道防洪能力将从5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河湖生态环境,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启动实施高邮湖退圩还湖和里下河退圩还湖工作,全面提升城乡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拓展旅游建设开发空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王林山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高邮市民文明行为10条
高邮市民守则
高邮湖切滩工程抗百年一遇洪水
高邮报特别报道04高邮湖切滩工程抗百年一遇洪水 2018-09-27 2 2018年09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