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有源头活水来
  □   记者 殷朝刚  通讯员 杨金萍  

  资金链、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同样如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强化资金供给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超前布局,全面谋划,以蹄疾步稳的态势,推动各项创新之举落到实处,盘活国有资产、放大财政资金、撬动市场资本,激活了县域经济一池春水。

  冲破固化藩篱  释放国资活力

  高邮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积累了约700亿元政府资产,这是高邮人辛勤创造的财富。如何把这些资产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资金,发挥出更大效益是一篇大文章,更是一块“硬骨头”。

  2016年4月,我市审时度势,在扬州各县市区率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破部门利益,开展清产核资,用近半年的时间梳理出经营性资产365亿元,盘活闲置资产约30亿元。2017年1月,成立了市国资委,剥离财政性融资平台,重组、新设了建投、水投、交投、文旅四大市级国有集团,组建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完成了国有股权、国有资产和存量债务的划转移交。同时,打通机关单位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人员双向流动通道,在市管国有企业实行年薪制,建立起法人财产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此外,重组各园区公司,汇聚东部6乡镇资产组建振驿公司,实现了国有公司全面覆盖、国有资产全面盘活。

  妙棋一着满盘活,风生水起逐浪高。一年半的时间,各国有公司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市国投公司参与设立、管理基金达13支,实施股权、债权投资项目18个,直接投资额近5亿元,配合引进了德润光电、江苏海健等一批产业项目,促成了星浪光学二期、康正生物扩点等技改项目,跟投了石家庄尚太科技、苏州宝优际等域外项目。市建投集团大力推行市场化项目闭环运作、委托代建项目单独核算,先后承接人民医院东区二期、政务服务中心、站前路等9个基础设施工程,积极参与盐河两岸开发和老城区改造,项目建设、投资融资、资产运营全面开花。市水投集团立足主业,在做好水建工程的同时,通过收购外地企业获取资质,实现了跨行业发展的新突破,去年中标合同额、施工产值和利润分别增长204%、128%、151%。市交投集团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了省道 333东延、界首运河大桥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市文旅集团紧盯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打造了盂城东市、湖上花海、西堤花海等5个景区,围绕“好事成双在高邮”开展文创和策划,让文化高邮更具魅力、“诗和远方”更加诱人。

  一年多来,水投、交投先后获评主体信用AA级;国投在扬州县市区中首家获取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市级国有公司共承接工程项目58个,累计总投资达90亿元,国有公司已成为高邮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放大财政资金  输血实体经济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让企业“头疼”。如何帮助企业突破融资瓶颈,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市委市政府围绕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设立企业发展资金,让企业不被过桥资金“卡脖子”。记者了解到,今年1至6月份,由国投公司操盘的企业发展资金业务已办理108笔,帮助企业转贷7.52亿元。据悉,企业发展资金自2014年12月开展业务以来,总盘子从最初的5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门槛从重点企业降至规上企业,累计办理业务649笔,帮助企业成功转贷55.66亿元。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50多亿元的低息资金,让很多企业渡过难关,告别过去的过桥高利借款,换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实施“政府金融实业贷”,为小微企业借贷增信“撑腰”。针对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困难,2016年底,我市设立8000万元资金池,在扬州唯一开展金融实业贷,为企业增添信用砝码,撬动银行8亿元借贷规模。即:企业向银行贷款,但抵押物不足,“实业贷”为企业 “撑腰”,通过“担保(抵押)+质押+信用免担保”的组合方式,同10家银行进行合作,银行也纷纷主动向企业伸出了“橄榄枝”。据了解,“政府实业贷”启动后,银行机构已为百余家企业发放贷款5.3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推进财政资金“拨改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惠及企业。去年,市委、市政府整合全市11项涉企扶持奖励政策,每年归集财政专项资金4000万元,设立了产业发展母基金,通过母基金引进设立各类产业基金、投资基金15家,资金总规模达85亿元。这些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实行 “投贷联动”,已实施项目20个,总投资超2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更新。此外,在国投公司旗下通过收购民资股份成立了国有全资的担保公司,大力降低担保费用,在保余额达1.2亿元,惠及28家企业。

  实施“引金入邮”  培育资本市场  

  资金洼地就是价值高地。如何让外来资金流入洼地,形成“百川归海”的效应?去年,我市启动实施“引金入邮”计划,全面开放投资领域,积极培育资本市场,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同时发力、有效匹配,并释放出更多的“驱动力”。

  今年6月28日,恒丰银行扬州分行首家县域支行落户高邮,开业当日,该行就发放各类贷款16.83亿元。至此,全市银行机构达到16家,这是“引金入邮”计划的最新成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挥银行在资本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始终把银行作为大客商、大项目予以“礼待”,定期组织行长座谈会、银企对接会、行长服务行等活动,并出台对银行相关考核办法,鼓励银行开展投行、发债、融资租赁等业务。同时,政府也同银行“礼尚往来”,实行政府性存款“存贷挂钩”,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帮助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全市存贷比以平均每年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稳健提高。今年1至7月份,全市银行机构新增贷款35.8亿元、增长10%,表外融资余额达30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75.30亿元,增长8.55%,增速居扬州前列。

  今年4月26日,江苏传艺在深交所敲钟上市, A股市场终于有了高邮元素,这是我市资本市场建设的历史性突破。突破来自于厚积薄发。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骨干企业IPO梯队、成长型企业“新三板”梯队,累计实施股份制改造企业3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个。在传艺上市的鼓舞下,我市企业上市步伐明显提速,宏远电子、龙腾照明正在进行调账、审计,卫星卷烟加快进行股改,越来越多的企业勇敢走向资本蓝海。

  今年5月29日,省政府发布通报,督查激励2017年度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县,我市有三项工作获得表彰,其中之一是“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效明显的市”,也是3家获奖单位中唯一的县级市。去年以来,我市坚持能做资产、有赢利点两条原则,规范开展PPP模式建设,成功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重大市政工程PPP创新工作重点试点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10个项目列入省以上PPP项目库,落地PPP项目6个,总投资42.3亿元。通过运用PPP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文体中心、省道333东延、综合客运枢纽、盐河风光带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2017年度城建“双十”工程总投资176亿元,所需财政资金投入仅占15%左右。

  直接融资比重是衡量资本市场发育水平的重要标杆,我市“十三五”规划计划到2020年将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比重提高至20%。通过发债、基金、上市等手段,2015年,这一比重为4%,2016年为8%,去年提高至12%,目前已达14%。与此同时,高邮以银行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为主体,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为补充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奠定了打造金融生态链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扬州前列,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数一数二”水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唯有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我们才能跑出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副刊
   第08版:专版
高邮市民守则
为有源头活水来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交通干线建设工作
体育专题报纸巡回展昨举办
省航道局慰问通扬线高邮项目部
宣讲环保法律法规知识
图片新闻
171名贫困大学生获51.3万元助学金
省检查组来邮检查殡葬领域整治工作
报头
高邮报一版要闻01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8-24 2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