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我的房子,你来帮忙”
□ 冯林
家是什么?家是温暖,家是团圆,家是在外漂泊人温馨的港湾。当你下班回家,在这个自我空间里,工作中的辛苦、劳累,心中的不满和怨气,一切便会烟消云散。开心时,呼朋唤友,在家中品茗畅谈或把酒言欢,谈天说地,共享快乐时光;烦恼时,邀上亲朋挚友,在家里倾听你的烦恼,为你排忧解难。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位置真是太重要了。
曾经,家对我来说是一个很远的梦想。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一个人支撑着整个家庭,供我读完了大学。2009年大学毕业季,我辗转反侧,最终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减轻母亲的负担,放弃了考研,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梦想,赶紧找了一份金融系统的工作。
那时候,我租住的是一间小阁楼。人们都说最好的房子应该“冬暖夏凉”,但小阁楼因为处的地理位置不好,却正好相反。冬天照不到阳光,回到小屋如入刺骨的冰窖;夏天的日照很长,入夜,房间似热力十足的蒸笼。躺在小床上,梦中是一次次地渴望能有自己的温馨房子,能够让饱经风霜的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我坚守这一信念,相信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过上好的生活。
工作了两年之后,慢慢地,结婚也提到了人生的日程上。单位里面的大姐给我介绍了几个女朋友,刚开始见面的时候处得还挺融洽,可是当谈到房子这个敏感话题时……哎,最终都是不欢而散。家里面也为我的婚姻大事而感到着急,房子确实是影响恋爱发展的一个杠杆。母亲无奈,只好厚着脸皮央求家里的几个亲戚帮我凑足首付,可是,剩余的房钱,怎么办?亲戚们的借款如何还?心里始终挂着这件事,让我惴惴不安。
直到有一天,我和同事聊天时,谈到买房的困难,同事说:“对了,你不是有公积金吗?可以拿公积金去贷款啊!”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这才想起来当初参加工作时交的公积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该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我急忙去住房公积金中心咨询了这件事。
公积金中心的同志们耐心地给我讲贷款流程,设计还款方案,原来困扰我许久的问题,能以这样轻松的方式解决。找房、看房……一边忙碌,一边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终于在2012年,我用公积金贷款,买下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尽管房子有点小,可从此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天地了,而且每月仅需还款一千多元,经济压力不大,工资还能够有积余,对于尽快还掉亲戚们的借款,我充满了信心……
古人语:有恒产者,有恒心。现在忆起那时的经历,我依然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幸福。曾经对中国人来说,“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最大的梦想。我由衷地感谢住房公积金制度,给我们这样许许多多的普通职工带来的便利与实惠,帮我们圆了“住房梦”。
今天,住房公积金制度更加优化,公积金中心管理更加便民化,我坚信,这个梦想一定会变得更加触手可及,越来越多的平凡人都能享受到公积金制度的红利,都能有自己的家,都能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我不就是一个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者的典范吗?
我们的房子,你来帮忙,谢谢你——住房公积金。
因为住房公积金——
百姓生活变得更美好
□ 管玮玮
“2017年,我市共新增公积金缴存单位113个,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4.52亿元(不含结息),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29.9亿元,缴存余额达到了12.28亿元。全年,我们共向1484户职工家庭发放了住房公积金贷款3.6亿元,办理个人提取使用公积金3.74亿元(含还贷批扣)……”今年的3月16日,全市住房公积金扩面缴存工作会议在市政府西附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当住房公积金高邮分中心负责人在会上频频报出一组组亮眼的数字时,正在现场的我内心一阵心潮澎湃。从2012年1月初次接触住房公积金至今,已有近7个年头。7年来,作为一名联系该条线的新闻记者,我不仅见证了高邮住房公积金从当初的缴存单位偏少、缴存余额较低,一步步发展到缴存单位超过1000、缴存余额过10亿元的漫长爬坡历程,更目睹了无数平凡的高邮人在住房公积金的助力下,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的一幕幕动人场景……
尤记得那是2012年4月份的一天,我跟随公积金高邮分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高邮镇一家企业进行采访。这是一家本地老厂,厂里职工一半以上都是无房的年轻人,为了切实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经过与企业负责人的沟通,住房公积金高邮分中心决定派工作人员亲自上门为那里的员工现场办理公积金业务,让他们能够早日通过公积金贷款圆上安居梦。由于这是当年高邮分中心开展“入企办住贷”的试点企业之一,当天的活动现场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其中有一个来自原司徒镇的名叫赵健的年轻人,他和妻子李梅都是厂里的职工,因为双方父母常年有病,家庭经济不太宽裕,一直靠在城区租房生活。可自从李梅怀孕后,他们夫妻俩就一直筹划着在城区贷款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小窝”。为实现自己的这个小小梦想,此前,赵健已前后跑了不下4、5家银行,但高昂的商业贷款利率、繁琐的贷款流程却渐渐浇灭了他们夫妻买房的欲望。那天活动现场,高邮分中心工作人员为赵健和李梅现场办理了公积金后,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夫妻就通过公积金贷款在高沙园买了一套二手商品房,终于在城里安了家。“拿到钥匙、住进房子的那一刻,我激动地几天几夜都没有睡着觉,看着装饰一新的家,我感觉就像在梦里一样,公积金真的让我们普通百姓也有了一个安乐窝啊!”赵健在后来接受我的回访时,在电话里说出这样一番让人动容的话语。听到他发自内心的感慨,我能真切感受到当时的他对公积金抱着怎样的一种感激之情。
公积金让许多百姓实现了住有所居,但由于彼时我市部分企业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欠缺,再加上职工本人缴存意识的淡薄,那些年,我市每年公积金新增的缴存单位数都不太高,公积金的归集资金也相对偏少。这样的现实状况,也导致了每遇贷款申请高峰季节,市民常常要排队等上数月才能拿到贷款额度。基于此,近几年来,公积金高邮分中心除了继续利用行政手段推动,加大“扩面缴存”的力度以外,还持续开展“服务企业行”活动,把宣传资料送到车间工人手中,面对面接受咨询,征求职工意见,了解贷款需求,并积极同企业负责人交流、交心,宣传相关缴存政策,使企业负责人认识到,公积金的缴存既是保障职工的权益,又是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有效方法。通过大力地宣传和推动,不仅使我市公积金缴存单位数不断增加,更让我市的公积金归集资金有了大幅度提高。
“正是有了充足的资金做保障,这几年,我们按照上级相关要求,也在不断地努力丰富公积金的提取类型,从传统的购建房、离退休、离开本市等几种情形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外,还新增加了住房公积金救急和实务功能,让住房公积金的人文关怀得到了充分体现,百姓从公积金中获得了更多额外收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高邮分中心负责人表示。
比如,杨先生一家就是这样的受益者。他有一个9岁的女儿,孩子两周岁时经医院检查患有双耳神经性耳聋,夫妻俩便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前后花去了10多万元费用,此后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和助听器的辅助,孩子能够进行简单交流。然而,自女儿上小学后,助听器的效果渐渐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听力障碍再一次成为孩子学习上的“拦路虎”,医生建议植入人工耳蜗。随后,杨先生和妻子通过四处借款才勉强凑够了近30万元的医疗费,让孩子的世界不再沉寂,可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此时,他们想到了能不能提取住房公积金解决燃眉之急,于是向住房公积金高邮分中心提交申请。但植入人工耳蜗不属于扬州市文件规定内允许支取公积金的13种特殊病种。怎么办呢?此时,高邮分中心的领导在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经过上门走访了解,经研究,他们决定在政策框架范围内特事特办,为杨先生及其妻子提取了住房公积金。当工作人员把提取单送到杨先生手上时,他们一家激动地连声说:“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啊!太感谢你们了。”
随着公积金制度日益完善,越来越多人的住房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公积金会托举起更多普通市民的住房梦,也会让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从理想变成现实……
二等奖
回家
□ 鞠长峰
在户口本上,我的祖籍写着扬州,但我没有去过扬州,对她的了解更多源自书本和诗句。
父亲说,扬州是他永远的故乡,是他一辈子的梦。
而于我,扬州是遥远的梦乡,是绮丽美好的向往。
父亲戎马倥偬,行伍一生,最终留在了部队所在的城市,祖国西北边陲的一座小城。
18岁时,父亲对我说,你一定要到扬州上大学,你要回到扬州,那里才是你的家,是你的根。
于是,我上了扬州大学,我来到了神往已久的扬州。
第一次踏上扬州的土地,我确信父亲的话是对的,“这里才是我的根”,刚一落地,我的腿脚就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我知道,那是爱和血脉的震颤,是心灵的召唤和皈依。
毫无疑问,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扬州,在城北租了一间民房,靠近工作的地方,我邀请父亲还乡,他拒绝了,说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再来小住。
5年后,我结了婚,婚房是单位分配的,在扬州城北,不足50平方,到我这已经是四易其主了。小归小,旧归旧,好歹我有了自己的家。
那一年,父亲特意从边陲小城来到扬州,在扬州的半个月里,他走遍了扬城的角角落落,重游了故地,拜访了旧友。
临别时,他拍拍我的肩膀,“老是住在这里会影响你们,等你们买到大房子,我再回扬州多待一段时间。”
我知道父亲的弦外之音,房子太小了,住在一起多有不便。
我渴望有一个大房子。我和妻子约定,好好工作,多多挣钱,10年后一定要买一个漂亮的大房子,彻底告别眼前的寒酸蜗居,把父母接回扬州,让他们叶落归根。
我和父亲长谈过,我知道他的心愿,他希望我能在扬州的古运河边有一所房子,他说古运河是扬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扬州的精魂和血脉。他小时候就是在古运河边长大的,那个地方叫二畔铺,有老蛋厂、解放桥、麦粉厂……那是他童年的乐园。
我记住了父亲的话。
10年后,到了我和妻子兑现诺言的时候。我们跑遍了扬城的所有楼盘,最后看中了古运河边的一个小区。
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对质量、环境比较满意外,主要原因则是缘于父亲,父亲说运河是扬州的魂,运河边是他的家,我要让父亲回家!
卖了老房子,加上10年的积蓄,离房款还有50万的距离。
听从朋友的建议,我们申请了公积金贷款。听说近两年公积金贷款比较难,审批期限也长,所以一直战战兢兢,心里没底。递交了申请表和基本资料后,没想到很快就批复了,我们真是欣喜若狂,如此高效率真是出乎意料,本以为会吃闭门羹或者走很多弯路,结果却是如此顺利和快捷。我和妻子敲击着计算器都乐开了花,比同金额同期限的商业贷款少了十几万的利息呢!
很快,50万的公积金贷款就到了房地产公司,当天下午,我们拿到了新房钥匙。
我迫不及待地给父亲打了电话,告诉他我要住在古运河边了,就是他小时候的家,我邀请父亲回到扬州,和我们住在一起,新家很大,足够让他安度晚年。
电话那头久久没有回音,我“喂喂”若干次之后,传来父亲喃喃的哽咽的声音。
“回家了,我们终于回家了!”
我心中的城堡梦
□ 陈庆华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梦幻般的童话故事,很多童话的结尾都是灰姑娘式的女孩幸福地和王子生活在城堡中。那时也不知道城堡到底有多气派,反正是一座温馨的房子,可以让人幸福的地方,我希望自己长大了也可以生活在这样的城堡中。儿时的梦长大了再回过头来看有可笑的地方,却也是合理的。我终究不会成为公主,爱情更多的时候遵循门当户对的原则,这样的婚姻更稳定。
2002年我通过考试进了邮城乡镇的一所小学上班,工作三年后我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一年后我们结婚了。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当时工资很低,月入仅一千多元,且刚开始缴存公积金,每月缴存额不过200多元,而他在一家乡镇企业上班,收入也比较低。这样的收入我们是买不起房的,只能蜗居在一个破旧的老式房子里过渡。
婚后,我们很幸福,我们相信只要我俩齐心协力,一定会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家。没想到结婚后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公积金缴存额年年增长,他的收入也在稳定增加,单位同样缴存了住房公积金。三年后我俩攒了十万元。2008年房价稳定不再上涨,我开始在老公面前念叨要买房子。老公立刻否定了我的想法:“哪有那多钱付首付,买了还要装修,贷款要还,偿还能力呢?”男人好像不太爱理财算计,我有理有据细细说给他听:“现在房价稳定,出手正合适。由于是首套房,首付低,我们可以找亲戚朋友借点钱付三成首付买一个装修过的次新房,而且还可以是大一些的面积,省了装修费,贷款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利率比商贷要低得多。再说,你也看到了,我俩工资每年都在增长,以后就是房价再怎么涨,我们仍旧按现在的房款还贷,现在还贷还可以用我们的公积金抵扣一部分,每月还贷款用不了多少,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经我这么一分析,老公也心动了。工薪阶层一生难得买次房,我们看了又看,选了又选,终于敲定现在这套三室两厅一百多平米的二手房,直接入住。
搬入新家的那晚,我们都兴奋地没睡着,老公握着我的手深情地说:“这几年委屈你了,嫁个穷小子让你受苦了。幸好有你的谋划住进了现在这个大房子。老婆我真幸运,娶到一个善于理财管家的宝贝。”我幸福地点点头,紧紧依偎在他怀里……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每日的平凡生活中我体会到了其中幸福的味道。我从小心中的“城堡梦”,因为住房公积金的存在而得以实现!
感恩公积金圆我家园梦
□ 胡官友
扬州住房公积金中心高邮公积金栏目发出农行杯“我与住房公积金”征文活动。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转眼间自己受惠于公积金已十年了。闲暇之余,我都喜欢浏览扬州住房公积金网和微信账号中的“我的账户”,自从账户绑定后,每笔住房公积金的变动都有“红字”信息提示,感觉很人性,也很贴心。想到住房公积金“恩宠”,心里真有很多话要说。
说起我的婚姻,离不开住房公积金的牵线搭桥。毕业那年,我24岁,工资甚微,经人介绍处了个外地对象。一年的相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准岳父对我的住房现状甚是不满,给出了1年的期限,没房子不结婚。作为子女,理解岳父的良苦用心。由于当时房屋是九十年代的老“七架梁”,三间带一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三代住80平米的房子里,显得拥挤,考虑到结婚和以后的孩子,只能换地方居住,恰逢乡镇农民集中区房屋雨后春笋的兴建,咨询价格后,望而生畏,要20多万,可囊中羞涩的我压力很大。于是农民出生且年过六旬的父亲向七大姑八大姨借钱,结果杯水车薪,眼看婚事要告吹,细心的女友说了句,“你单位不是给你缴了一年的住房公积金吗?可以贷款啊,我们一起慢慢还”。一语惊醒梦中人,半信半疑的我来到蝶园广场附近的高邮公积金中心咨询,中心人员“店小二”式的服务,一次性就告知了所需材料,让我有了贷款的底气。从咨询到贷款一共只去了3次,前前后后只用了45天时间。由于办理业务要结婚证,女友挺支持我的,我们瞒着岳父先领了证,就这样,我在高邮步行街农行办理了业务,拿到了沉甸甸的农行公积金贷款。一切如释重负,很快我住进了自己的新家,也顺利的结婚,有了可爱的宝宝。
衣食住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了住房以后,随着家庭开支的增大,生活压力逐步加大。每个月我都要去高邮步行街农行还款,公共汽车司机成了我的熟人,轮渡成了我的见证者,农行公积金窗口工作人员更是熟悉,连名字都叫出来。由于地处湖西地区,那时高邮湖特大桥还在建设中,高邮新民滩漫水公路为了行洪,眼看还款期要到,担心不免涌上心头。每个月要花费30元路费是小,更不便的是工作日难以抽身去还款。好在农行系统升级,大数据的联网,这样的日子我坚持了两年,后来农行和住房公积金开通每年集中代扣业务,我迅速办理了代扣业务。从那以后,除了陪老婆逛街再也没去步行街,但是每次扣款信息提示,都不免想起这段奔波往事。
当然更可喜的是缴存比例的提高,从早期的8%到10%再到现在的12%,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变化使我的余额步步攀升,还款期间我还集中提前还款两次。眼看自己的贷款金额即将还完,我和爱人都感觉压力越来越小。回想党的公积金制度好,祝愿公积金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将更加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会受到帮助,走向幸福生活。
2013年9月高邮乡镇区划调整以前,由于本人是工业战线的普通工作人员,公积金扩面工作成了财政部门和工业部门协作的重要工作。那时候,每年都要到企业宣传公积金政策和业务。很多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不理解,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反复宣传,企业职工的公积金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企业职工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市区买了房,职工们都竖起大拇指。由于工作分工调整,虽然不再协助此项工作,但我碰到企业职工时,都不忘问一句缴纳住房公积金情况。
看着高邮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看着窗外不断崛起的高楼大厦,我不由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感谢住房公积金,让梦想变成现实,让我在高邮湖西拥有自己温馨的家。感谢住房公积金构筑了我们的“裸婚时代”,给我生活带来的希望。它圆了我们小家的梦,圆了更多人的梦。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中心窗口暖人心
□ 柏传昕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住房公积金中心就关注什么、推进什么……一点一滴尽在微小细节中。一次偶然机会,让我走进公积金高邮分中心大厅,了解了人,感受到事,让我印象最深不能忘怀的是中心服务窗口的那一幕幕,无不体现着“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那天下午,我正在公积金中心服务大厅与工作人员了解贷款业务流程,一位大约50左右的妇女急匆匆走来说:“我昨天买了一户18层的房子,回家一觉醒来心中始终觉得慌慌的,感觉不好,所以我今天又到开发商那儿调了一户二楼的房子,现在来改一下昨天登记的信息。”接待来客的工作人员微笑着起身说:“请坐,不着急,没事的,请问你昨天登记的是什么名子?”边说着边在一本登记簿中查找这客户的名字,等查到这客户名字时,工作人员指着其中一栏时说:“请在这里改一下”。该客户一边写一边喃喃的说:“我是一个老实人,换房是出于无奈,真的是心里慌慌的。”内容改好后,工作人员查看了一下内容说“好的,可以了”。我在旁边默默的听着这俩人的对话。突然这妇女说:“我急急忙忙出门到现在还没喝口水,口干的不得了,你们这里有开水吗?”“有,这边就有。” 工作人员指向右边的开水房说。一会儿,只听见这妇女在开水房里传来的惊呀声,“唉哟,这里还有纸杯啊,真是太贴心,太周到了!”我与工作人员会心的一笑。等这妇女走出开水房时连连说道“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这里太好了,服务的太贴心了!” 我看着这妇女满意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话语走出大厅,心里不由的涌入一股暖流和敬重感。
其实,走进公积金中心服务大厅的每一个角落都让人感受到贴心的温暖,如残疾人自助厕所、老花镜、打气桶、便民书吧、雨伞、应急医药箱、大屏幕政策显示屏、投诉箱、查询机、叫号机、座椅等。
除此之外,更让人们感受到的是公积金贷款“一站式受理”的创新、高效、快捷优质服务流程以及“互联网+公积金”的“三服务”渠道。
据了解,近年来该中心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谋创新,提供一流便民服务为宗旨,通过“一站式受理”、“服务热线”、“网上查询”、“公积金微信”,改变了过去查询公积金需要带着身份证到中心或合作银行进行排队查询,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话便能轻松了解自己的公积金缴存情况、最新政策和相关存贷流程。办理贷款业务只需贷款人一次性交齐材料后,材料的初审、复审、审批、放款的各个环节可自行通过电话了解进程,审批金额和放款两个重要进程由专人负责电话通知,真正实现让百姓少跑路,服务零距离、心贴心,切实提高了百姓的获得感。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只纸杯、一个微笑、一件件便民贴心的设施,充分展示了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窗口服务人员素质,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心窗口暖人心。
《14年,一起走过》
□ 赵广鑫
14年,
历史长河里的,
一个匆匆瞬间。
14年,
人生旅程中的,
一段沧桑岁月。
14年前,
我们形同陌路,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14年后,
我们亲密无间,
我为你的成就拍案叫绝,
你为我的安居开怀大笑。
14年间,
一弯“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彩虹,
从你架向了我,又从我架向了他。
14年来,
一个“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
先温暖了你我,又温暖了他和她。
14年了,
彩虹已褪去初生时的青葱,
焕发出青春期的勃勃生机。
14年了,
我们也已为人父母,
在你的账户里,
存进了一笔又一笔的希望。
从14年前,
第一个高邮人,
把工资的涓涓细流汇入你澎湃的脉搏里,
一个伟大的公积金构想,
便开始在你的卫护下扬帆起航。
从14年前,
第一笔购房贷款,
发放到最需要的老百姓手中,
高邮广袤的城乡,
便拥有了振兴崛起的强劲动力。
14年很短,
2个14年、5个14年、100个14年加起来,
就会很长很长。
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
2个人、3个人、81万高邮人力量汇聚起来,
就可以战胜风雷、霹雳和世间的一切灾难,
实现邮城人从安居乐业走向强富美高的世纪呼唤。
14年的凝聚,
14年的感召。
14年的成长,
14年的恩谢。
上一个14年,
我与高邮公积金分中心相伴,
走过了人生中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下一个14年,
我依然会与公积金分中心相伴,
在时间的长河里,
为家人,为梦想,为家乡,为祖国,
跋涉,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