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时与战时
没有战备的强大保障,经济建设成果难以保存。党和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城市在和平时期的建设与规划中,提高战备参数含量。人防事业,作为和平时期城市整体防御能力的主要支柱,既要在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展现作为,更要在国防的阵地上贡献力量。这是各级政府,也是人防部门内部都要处理好的首要关系。
2 发展与安全
城市的发展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既惠久远、更利当前的战略支点,可以带来诸多利好。人防事业,作为城市发展空间上的重要探索方向,是解决城市发展与安全关系的平衡点之一。在和平时期,人防的地下空间开发,又可以为发展提供有限空间,促进发展。国家和政府要处理好城市整体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人防部门则必须处理好人防事业内部的发展与安全。
3 建设与管理
建设城市容易,管理好城市难。人防事业,要正确定位城市建设与管理中错综复杂的位置,不仅要有市场眼光,而且要有战略眼光;既要着眼于未来需求,还要着眼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既需要与城市总体建设结合进行规划,更要抓住有利时机,争取项目,从“管理人防”向“经营人防”的道路转变,实现“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增长。
4 兴业与惠民
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的福祉,保障人民的安全。人防事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兴业与惠民的正确规律,把人防建设融入服务民生之中,利民便民。首先,要突出人防工作的公益性。总结利用人防资源保障、改善和服务民生的经验,推进人防资源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好效益上经营运作,使人防建设成果更加有力有效地惠及人民群众。其次,要突出人防宣传的先导性。将人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国防教育和社会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将人防法制教育纳入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营造人防建设社会环境。第三,要突出人防工作的服务性。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简化审批手续,简政放权实现职能转变,加强人防“窗口”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防空建设指出的发展方向。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最新人防发展目标是“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只有合理处理城市建设与人防事业相融合的关系,齐抓并进,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融合体系,才能取得更大的战备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