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2017年3月,国家文物局启动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截至7月31日,共有22个省(区)92处遗址申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或立项。通过前期资料搜集整理和初审、现场考察评分和专家评议等环节,国家文物局最终公布了第三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3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我市龙虬镇境内的龙虬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榜上有名”。
龙虬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距今7000-5000年。该遗址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自1993年起,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高邮市文管会先后4次对龙虬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4处、灰坑34个、墓葬402座,出土了加工精美的陶器、玉石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尤其是发现了4000多粒7000-5000年之间的炭化稻米,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稻,其数量之多、颗粒之完整为全国罕见。龙虬庄遗址自发现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大遗址”等。
根据相关规划,2019年前将建成42.89公顷的龙虬庄考古遗址公园,其中考古核心展示区约19.62公顷,并建成2000平方米的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