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本报记者  管玮玮

  家住中市口的张明祥老大爷是一个铁杆扬剧迷,每次一听说有扬剧协会前来演出,就早早前去市河书场等候。“以前城区没有书场的时候,我们老年人想听戏非常困难。自从市委、市政府新建起市河书场后,不仅每周可以看到高邮各戏剧协会成员来这里为百姓送戏,而且还能经常看到扬州的一些名家名角来助兴,真是让我们太开心了。”张大爷说。

  同样倍感幸福的还有三垛镇的王霞。过去镇里没有图书馆的时候,她总要趁着每周进城办事的空档,才能从市图书馆借些书回家看,然后再还回去,既费时间,也不方便。近两年来,市文化部门逐步建成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图书馆、村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为分馆的四级图书服务网络,实现了城乡图书资源共享。“实现了城乡‘一卡通’之后,现在我只要手握一张借阅证,想看好书再也不用发愁,政府的这项惠民措施真是太便利了!”王霞开心地表示。

  张明祥和王霞的话,说出了时下许多邮城市民的心声。五年来,我市以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加强统筹,形成合力,不断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城乡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群众的文化场所不断增多,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如今,市图书馆和文化馆已分别创成国家级一级馆,实现了对外免费开放,市博物馆新馆、城市展览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在农村,每一个乡镇均建成达标文化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农村幸福会堂;在各个行政村和社区,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广场更是实现了全覆盖。健全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让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的目标从理想变成了现实,老百姓不出家门就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与此同时,五年来,我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以服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不定期深入基层、走进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将一道道“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市电影公司每年到农村放映公益电影,5年来放映超过3000场次;市扬剧团和图书馆连续多年开展送戏、送图书下乡活动,5年来送戏超过500场,送图书达到6万册以上;市文化部门每年举办“新年音乐会”“群众文艺新作调演”等系列公益文化演出活动,让市民免费进场观看,受到了基层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今年市文广新局还创新服务方式,根据基层部门单位对文化的不同需求,以“点单”方式,首次尝试把公益艺术培训课程送到他们身边,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我市19家企业参展第122届广交会
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蒋成忠、谢颖获省“百姓学习之星”称号
城南新区“朝阳残疾人之家”投入使用
图片新闻
身边的榜样
信息短波
“为了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落”主题征文优秀作品获奖名单
高邮报综合新闻02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17-10-17 2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