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男女就浴,浴室助浴服务项目繁多,擦背、推盐、按摩、做脚等,全程项目花费将近百元。这些服务项目是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体现,是就浴行业的拓展,是就业渠道的增加。
儿时的洗澡,我们兄妹四人总是由父母助浴。
春夏秋冬四季,夏季就浴是在家用木制澡盆。澡盆是椭圆状,木质是杉木。在用之前,每年春季先用清水泡一下。用水泡的目的是使木身膨胀,泡两三个小时就不会漏水了,夏季就可以使用。如果澡盆木身腐烂或者箍松掉了,就必须修理。当时修理工叫做箍桶匠,每年春季是活最忙的时候。挑着担子,一头是大小锯子,一头是小圆桶,小圆桶里放有钳子、錾子、油腻子、麻丝等用具。大街小巷吆喝:“箍桶啊!”一般两三天就能听到一次。澡盆修理后,用桐油油一下,不能暴晒,不能在风口吹,只能阴干。
进入夏季,我们年幼与童年时代的助浴都是母亲。每天傍晚时分,先将澡盆放到家里固定位置,用一块砖头将澡盆垫起,形成一个斜坡,然后,用瓷盆装满调好的热水,放入澡盆。母亲先帮我们洗头,后洗身上,最后我们自己洗。自己洗就可以在水里玩耍一下,结果总是会被母亲骂:“不要玩水了!”每天四个孩子助浴下来,母亲就像打了一场仗。因为赶在天黑之前全家要洗完澡,否则天黑后蚊子就多了。
春、秋、冬季是父亲给我们助浴。因为年幼,兄妹四人买一张票,两张票就有两个座位,父亲帮我们助浴真有办法。买两包油炸蚕豆瓣,在上面暂不洗澡的两人分一包。一般父亲先给我和弟弟助浴,因为弟弟最小,洗过上来我好照顾他,父亲再给两个妹妹助浴。一家五口就这样在浴室洗澡,其乐融融。但最辛苦的是父亲,因为他给四个子女助浴后已是筋疲力尽,最后自己只是简单地洗一下……
近几年,父母已年迈,手脚不便,我们兄弟俩每周帮父亲助浴一次。带上助浴小桶,小桶内装有搓澡布、肥皂、剃须刀,小桶可以用来拎水、泡脚。助浴大约需两三小时。父亲洗澡还是老习惯,先在浴池闷一下,但要注意时间不能太长。老人皮肤干燥,先用热水洗一下,然后到凉池帮他洗头、搓背、打肥皂,再喝茶,最后上来后帮他穿好衣服。助浴的过程,是与父亲情感交流的过程,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和生活上的所需,汇报自己小家庭和谐氛围和子女成长情况。总之,让老人放心、宽心。
每次助浴完,我们也感觉很累。可这个累又算得了什么?看到父亲日渐苍老的容颜,记载着漫长而艰辛的岁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父母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呵护和关怀。能为父亲助浴,我们感到欣慰。相比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我们为他们所做的真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