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名城印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古镇 风雅临泽
  在高邮北部有一个历史悠久而美丽的古镇,因文化底蕴厚重、文风昌盛、商贸繁荣,素有“广陵小扬州”之称,这就是临泽镇。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高邮设县时,该镇便已存在;宋明帝泰裕元年(公元472年)起,曾独立设县长达111年。两千年来,临泽虽历经多番风雨,但仍保存着较为完备且传统的街巷格局、历史风貌和周边水系。日前,记者在当地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古镇临泽,感受那里别样的水乡风情。

  走进临泽,“目之所及,处处皆有水”。据随行的负责人介绍,秦王子婴开凿的子婴河环绕镇区走了一圈,一路高歌直奔东海,留下了“于今临泽属高邮,回首南朝县枕流。剩水回环浑似带,繁华街市共门楼”的千古佳话。隋文帝时又依镇开凿三阳渎,与古邗沟故道形成交汇。这两条大河为临泽提供了舟行之便、灌溉之利,更为古镇平添了水汽通道,改善了古镇的小气候和人居环境。也正因如此,才孕育出一辈又一辈的名士:南北朝的杜僧明,追随陈霸先帝打天下,战功卓著,拜将封侯,配享武帝庙庭;北宋名儒乔竦,设馆授徒,誉满淮南;忝列“古二十四孝”的朱寿昌奉母寓居临泽,“孝子巷”为后人称赞;淮南夫子陈造在临泽读书求上进,墨迹至今留有“余香”;明清重臣王永吉在此处筑土制田,韬光养晦;还有被汪曾祺称为“江湖满地一纯儒”的“桐城派”古文老师韦子廉等。

  除了名士辈出,这片钟灵毓秀之地的历史遗存也非常引人瞩目。据了解,临泽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处,重点保护建筑22处。其中,周巷大墩汉墓群是迄今为止我市境内发现的首个高规格葬制的家族墓葬群,其出土的玉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史学价值。颇有名气的兴隆当铺,虽建于清代,但至今仍存有较为完整的存银楼,风格尤为独特。建于明代的任氏宅,内部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另外,还有禹王庙、常住院、源昌药店、殷家大屋、京江会馆、十方净土庵等诸多保存完好的建筑。这些历史古迹就像一颗颗散落在民间的珍珠,记载着古镇的厚重历史。

  “作为我市的三大古镇之一,临泽自古还是一个商业重镇,其高邮、宝应、兴化三县交界的独特地理位置成就了古镇在该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随行的负责人介绍道,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朝末年,临泽镇镇区最繁华时,曾有居民3000多户,人口13000余人,大小商户500余家,有贾福成、董益大、小蓬莱、陆同园、天仙阁、庆云斋、天福祥、天元堂、天生堂、小洞天等一批老字号。“当时高邮全境当铺有7家,临泽就有2家;钱庄有19家,临泽就有7家;八鲜行有17家,临泽就占一半。逢年过节,四乡八镇的人群涌入古镇,三街之上,一时摩肩接踵,十分繁华,故历来临泽就有‘广陵小扬州’的美誉。”该负责人说。

  此外,老镇的“三街六巷九坡台”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其中,“三街”贯穿镇区,西街、中街青砖铺就,后街石板架空。“六巷”为虚指,表示街巷众多,如同血脉延伸到集镇躯体的各个部位。“九坡台”表示高门大户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据当地的一些老人回忆,过去的临泽街市皆铺挞子门,米市、布庄、干货店、洋货店、邮局、染坊、粮坊等一应俱全。每到上灯时分,街市上烛影摇红,布幌随风飘扬,茶馆酒肆,高朋满座……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临泽繁华的又一标志是香火旺盛,佛事频繁。据统计,旧时临泽有庵堂庙宇凡四十六处,涉儒道佛及基督教。古安乐教寺是全镇最大的佛教寺院,佛堂高轩,塑像如生,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齐名,一时被誉为“盂城若兰第一胜场”。同时,临泽的传统文化活动也有很多,每年十月朝庙会,“城隍出巡”的踩街活动最为隆重。十月初一,四乡八镇的百姓都早早上街来看热闹。踩街的队伍有龙舞、狮舞、打莲湘、荡湖船、挑花担、走马灯、踩高跷等各种民间文艺样式,服装道具之精美、表演水平之高超,令人赞叹。此传统一直流传至今。“目前,临泽高跷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参加了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而且还走出国门,远赴尼罗河畔参加埃及欢乐春节大庙会文艺表演。”该镇分管文化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临泽的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春三月“大陆”春卷脆、香、粘、润,远销沪宁,为人们所喜爱。中秋时节有“水晶月饼”,这种月饼为清代乾隆年间临泽朱金章师傅发明,它形似满月,观若水晶,湿润透明,食之外酥内嫩,清香甘甜,1915年在江苏省食品展览会上获一等奖,又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奖,并远销南洋群岛。临泽汤羊以本地生长在天然荡滩的山羊为原料,经秘制配方加工而成,汤如炼乳,肉质细腻,有健胃补虚、益气壮阳之效,1989年被确定为秦邮十大名菜之一,菜名“三阳开泰”载入《高邮县志》。现在每到冬令时节,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聚于临泽,为的是一饱口福。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经过一代又一代临泽人的励精图治,古镇临泽的镇域规模、人口密度、地方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处处呈现出政通人和、各业俱兴的大好局面。近年来,该镇还荣获江苏省文明乡镇、文化先进镇、中华诗词之乡、全国生态镇、全国重点镇等多个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管玮玮 /文    王林山/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名城印象
   第04版:专版
   第07版:副刊
   第08版:特别报道
千年古镇 风雅临泽
高邮报名城印象03千年古镇 风雅临泽 2016-12-23 2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