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作文评价方式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定“一锤定音”。在某些情况下,“评价标准”也会在教师心中走样,带给孩子的除了觉得不公平以外,更大的是挫伤了孩子的写作积极性。《课程标推》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就改变了过去的评价由教师一个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价地位的评价形式,构成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的整体评价体系。
在改以“童年趣事”为话题的一篇作文时,我先和学生们一起改本班一个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作文。我在投影上边读他的作文《烤红薯》,边指导学生修改。他的文章缺点主要表现在:1、错、别字多:如:平平常常的“常”写成了长短的“长”,“坚决”的“决”写成了“绝对”的“绝”等。我便在眉批旁分别写上这些同音字,让其组词。2、过渡不自然:前面一个自然段结尾说“我和郭一星立即去找干柴准备烤红薯”,后面一节开头却说“过了一会儿,火烧得越来越旺了”。文章的优点是心理描写真实,如:“当时真是把我吓坏了,我以为自己肯定会被大火烧死。”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们时而摇头否定,时而点头称是,时而哄堂大笑。在集体改过这篇作文之后,我让学生互改作文。要求是:1、学习老师改的方法:改出错别字、错标点,划出好词好句,在旁边写出理由,删除或改正错误的句子。看看文章是否突出中心“趣”,在文章结尾指出文章的优缺点等。2、出声朗读修改。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
学生们像一个个小老师,摇头晃脑地改起作文来,有的边改边与小作者讨论、切磋。过了一会儿,“小老师们”纷纷举手。
徐雪首先站起来说:“我改的是姜志涛的《学爸爸刮胡子》。本文的优点是:1、灵活地运用了一些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如: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嬉闹的浪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凉的泉水。2、首尾呼应,使文章形成了一个整体。如开头:‘说起童年,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结尾:‘现在,我快小学毕业了,但童年的傻事常常勾起我美好的回忆,每当想起它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缺点是:心理描写不太突出。比如:第一天,我拿刮胡刀,轻轻地刮过自己的脸。第二天我再来到镜子面前,没有看见脸上长出胡子。当时姜志涛心理肯定非常纳闷,可惜她没写出来。另外‘现在’的‘在’和‘再见’的‘再’,在文章中她常用错。”
陈昀接着站起来说:“我改的是陶思芸写的《坏蛔虫》。这篇作文写得生动、有趣,突出了中心,尤其是心理描写更是传神。如:‘我一连喝了5杯矿泉水,然后又拼命地翻跟头。心想:小蛔虫,我不仅要淹死你,还要累死你。谁让你在我肚子里折腾我,我要你也尝尝我的厉害!’不过这篇文章的题目如果改成《斗蛔虫》可能更棒!”
黄玉婷踊跃举手说:“老师,朱华芸写的《菜地趣事》,将人物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读了仿佛让人见到了一个小女孩在菜地里边浇水边喊‘浇油喽!浇油喽!’的欢乐情景。”
郭汉武急不可耐地说:“老师,我改的是朱新晨的《瞧,我做的傻事》,我觉得他的作文条理清楚,但不太现实。他说他把小死鹅当作玩具带回家,然后用盒子抱起来,藏在房间里。晚上开门回家时,就有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这不现实。只能说家中有一点异味,所以我劝朱新晨以后写作要实事求是。”
……
过多的教师评价会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失去自我认识、自我修改的能力,因而我将评价作文的优先权交还给了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中,我更倡导的是一种自我反省性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让学生在自觉反思中学会学习。平时我让学生先给自己写的文章下个评语、打上等级;然后让同学互评,积极引导他们发掘同伴写作成功的方法,加以借鉴,或积极引导他们与自身的习作加以对照,学会类推与独创。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过生生互改、赏析,不但可以让学生发现作文中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评改作文的能力。只要教师在“导”的方面下苦功夫,做到巧导善引,切实有效,让学生学会评价,就能点铁成金,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写作文、评价作文的能力,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