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疾控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坚守公共卫生最前沿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织密健康防护网 托起百姓幸福梦
——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坚守公共卫生最前沿
市长潘学元调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市疾控中心新址实验技术楼
市疾控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市疾控中心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
市疾控中心严把水质监测关保障饮用水安全
市疾控中心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勇担责任、科研创新、暖心关爱……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医务人员迎难而上,尽心履职,始终坚守在公共卫生最前沿,用汗水、智慧、责任心为全市人民群众织密健康防护网,托起百姓幸福梦。

  勇担责任:行路致远 砥砺前行

  非典肆虐时,他们冲在最前方!甲流袭来时,他们冲在最前方!哪里有传染病疫情,哪里就有高邮疾控人的足迹!无论是老一辈高邮疾控人,还是年轻一代高邮疾控人,他们踏入的“战场”不见硝烟,却有危险,直面危险,他们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冲锋在卫生防疫第一线。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血地寄防、结核病防治、爱滋病防治、环境卫生监测、食品、饮用水监测……高邮疾控人时常放弃假期休息,切实落实职责,认真研判和分析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可能暴发疫情的风险,明确重点防范区域和人群,掌握流行和发展规律,布下一道道健康防护网,全心全意为80万高邮人筑起一道最坚实的公共卫生屏障。当疫情得到控制,当发病率逐年下降,当人们最终紧握住身心健康时,高邮疾控人总是说:“用我们的辛苦换来城市的安康,值得!”。

  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为有效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规规章,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预防接种管理工作逐步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在今年3月份“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曝光之后,国家修订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新“条例”实施之后,中心更是强化全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对所有预防接种服务单位和预防接种医务人员实施严格的资质认证管理,严格执行疫苗的运输、贮存、接收规范要求。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从2012年起开展了“规范化”、“示范化”、“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建成8个数字化门诊,在建3个数字化门诊,功能布局合理,排队叫号系统、接种管理系统等赢得各方赞誉。2016年6月,推出预防接种专用APP软件,为儿童家长提供儿童免疫接种和预防保健知识等个性化信息服务,目前用户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科研创新:与时俱进 争创一流

  重视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想法设法解决问题是高邮疾控人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近年来,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组织开展了《高邮湖区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垦殖灭螺的策略研究》、《灭螺新药对小麦发芽生长的影响实验观察》、《灭螺新药对龙虾的毒性实验》、《塑料薄膜覆盖后氨水熏杀钉螺实验》等,力求做到公共卫生工作与群众利益两相融。并先后组编完成《高邮市血吸虫病防治志》40万字、《高邮市疟疾防治资料汇编》30万字、《高邮市碘缺乏病防治资料汇编》10万字等重大专题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

  工作成果在积累,社会价值在放大。2005年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以来,中心承担科研项目17个,开展新技术21项,其中由本中心自主申报且被省卫生厅立项课题6个,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等上级下达的课题11个,其中省卫生厅立项课题《高邮湖区利用社会资本实施垦殖灭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策略研究》、《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杀灭大运河驳岸钉螺的应用研究》、《渔民船民血吸虫病KAP调查与干预对策研究》,经专家验收已顺利结题,与扬州市疾控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课题《扬州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扬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课题荣获高邮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课题荣获高邮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课题研究成果经科技查新,国内首次报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时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撰写学术论文、专题总结、调查报告共计73 篇,其中1篇论文荣获《首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成为全省唯一县级荣获优秀论文奖者,3篇论文获评由扬州市政府组织评选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暖心关爱:情系群众 呵护病人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高邮市历史上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地区,经数十年积极大力防治,在1995年全市实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目标。2006年国家实施治疗救助政策以来,先后已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救助293人次,全市共发放救助金84万余元;其中2014年全市共有37名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得到治疗救助,救助金额10万余元;2015年,全市共救助晚血病人60名,发放救助金17万余元;2016年全市共有50名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得到治疗救助,救助金额15万余元。近年来,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晚血救助政策宣传、病人救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方便了许多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治疗求助,提高了全市晚血病人的治愈率,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病人心坎上,受到了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一致好评。

  “你们就我的亲人。”一位艾滋病患者动情地对高邮疾控人说,“在亲朋好友对我冷眼时,你们却在帮助我;在我消极的时候,你们却在鼓励我;在我无望的时候,你们却在温暖我!”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病和死亡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传播模式和途径也正发生变化。“多一个微笑,少一些冷漠;多一个拥抱,少一些歧视。”艾滋病患者,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呵护。多年以来,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务人员在用爱温暖每一位艾滋病患者的心,给予他们力量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为他们提供关怀和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为此中心每年投入专项资金8万余元,每年都组织开展多轮CD4及病毒载量检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检测对象;为符合条件的患者,申领且及时发放免费抗病毒药物;同时为病人在外就医回邮报销与市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沟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并为2例感染儿童向民政部门申请了基本生活费,享有必要的生活救助,切实解决了实际困难,为更好的落实艾滋病防治“五扩大、六加强”的策略奠定了基础。

  “上工治未病。”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一如既往的牢牢抓住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根本点,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重视重大疾病防控,做好职能内的每一项工作,毫不动摇的把公益性写在公共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加快推进疾控体系建设,使“健康高邮”的建设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得到社会支持,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

  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嵬/文 王卫兵/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人大专版
   第06版:副刊
   第07版:疾控之窗
   第08版:特别报道
织密健康防护网 托起百姓幸福梦
高邮报疾控之窗07织密健康防护网 托起百姓幸福梦 2016-10-25 2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