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相伴到老
  “无论生老病死、贫穷富贵,我都愿意与你不离不弃……”这是现代男女青年最为浪漫的爱情宣言之一。这句话在高邮镇康华社区居民朱蕾夫妇身上得到了很好诠释。15年前的一次交通事故,让朱蕾的丈夫印玉荣瘫痪在床。面对高位截瘫的丈夫,28岁的朱蕾不离不弃,15年如一日,真情相待,细心护理,不仅使印玉荣走出生活阴影,而且把家庭带上了幸福之路。

  婚姻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不管经历任何艰难困苦,依然相伴到老的责任。朱蕾今年43岁,2000年的一天,大其1岁的丈夫印玉荣同往常一样骑车下班回家,没想到途中遭遇车祸,当场被撞得不省人事。后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印玉荣高位截瘫,再也站不起来了。那一年,他们的女儿才4岁。

  “他对我很好,婚后一直是他照顾我,家里大小事也全由他做主。”朱蕾说,车祸发生后,感觉天都塌了,但生活还要继续,丈夫倒下了,自己一定要撑起这个家。从此以后,朱蕾开始承担起家庭的一切重担。不会做饭,她跟着家里的长辈学习;没有护理病人的经验,她一有时间就到医院向医生请教,学习按摩护理知识。她每天早起,给丈夫洗脸、刷牙、喂完早饭后,赶去上班,中途有空回家看一眼,给丈夫倒水、倒尿,然后再回去上班。晚上回来,做饭、洗衣、给丈夫擦洗,忙完丈夫后,还要忙孩子,一直忙到凌晨自己才能休息。

  “我不怕辛苦,就怕他想不开。”朱蕾说,以前丈夫性格非常开朗,车祸发生后,他经常痛苦地说不能连累她和孩子,几次想到解脱,性格也有所改变,心情不好时就会大发脾气。每次印玉荣发脾气时,明白丈夫心里苦和痛的朱蕾都选择默默忍受,并常常宽慰他:“别怕,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腿、你的手,只要你活着,我们的家就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最难熬的是2001年。印玉荣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孩子年幼需要照顾,家庭的压力全部压在朱蕾一人身上。而这一年,单位解体,朱蕾下岗回家,一家三口人,只靠印玉荣每月几百元的病退工资维持生活。孩子上学要花钱,印玉荣康复要用钱,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朱蕾一边照顾丈夫、孩子,一边起早贪黑地帮人家织毛衣挣钱。“白天忙、夜里忙,忙丈夫、忙孩子。”朱蕾说,那段时间真的非常累,常常感觉喘不过气来。

  无论再怎么累,面对孩子、丈夫,朱蕾永远是一张笑脸。她将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印玉荣爱干净,她每天帮丈夫洗澡、洗头,定期理发、刮胡子,把丈夫打理得清清爽爽,15年来,印玉荣没生过一次褥疮。朱蕾的努力没有白费,当初连吃饭都要人喂、洗漱都要人帮忙的印玉荣,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可以坐在轮椅上慢慢“行走”,人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每天在家坚持做康复训练,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说起现在的生活,朱蕾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在自己的心目中,丈夫就是自己的天空,女儿就是他们夫妻的希望。如今,丈夫陪在自己身边,女儿乖巧懂事,上大学后一直勤工俭学,在学校里表现优秀,这样的生活很幸福。

  朱蕾说,照顾丈夫15年,她从来没有后悔过或者想过放弃。现在有些年轻夫妻,动不动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离婚,她觉得很不理性。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婚姻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一种牵手到老的责任。张萍 晓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教育园地
   第08版:专版
既已认定 便要珍惜
乌镇的羊肉面很有名,我想有机会尝一尝
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相伴到老
加强学习锻炼 提升自我能力
“半路”夫妻显恩爱 执手共度夕阳红
高邮报特别报道03有一种爱叫不离不弃相伴到老 2015-12-17 2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