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回忆——
“我曾接待过屠呦呦”
  本报讯 日前,本报刊登了《高邮与“中国神药”青蒿素渊源深厚》的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近日,记者在市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科科长葛余兆指引下,联系到了当年高邮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小组成员陆子遗。据陆子遗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他曾接待过国家中医研究院派来高邮实地调研青蒿治疗疟疾效果的科学研究小组,屠呦呦就是其中一员。

  “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当时全国范围内大搞献方活动,高邮就向上面献了10种治疗疟疾的民间土方验方,其中之一就是用青蒿治疗疟疾。”陆子遗回忆说,当时,青蒿治疗疟疾的方子引起了南京地区‘523中草药’研究小分队的注意。上级要求高邮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数据,高邮立即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具体工作,陆子遗是小组成员之一。

  据陆子遗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一行4人来邮前,县卫生局事先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后来由他负责配合屠呦呦一行的调研工作。屠呦呦一行到高邮后,直接在陆子遗的陪同下从高邮步行20多里至当时的龙奔公社开展实地调研。

  “屠呦呦他们在龙奔公社焦山大队随机抽取了20名疟疾患者,使用高邮农村一贯的做法熬制汤药,试验效果很好。”陆子遗告诉记者,屠呦呦科学研究小组还因此得出三个结论:一是青蒿治疗疟疾肯定有效;二是没有毒性;三是高邮使用的下水“汆一下”的传统方式煎煮青蒿药效更佳。

  当年,经过和专家交流,高邮科研人员也开始重视青蒿抗疟的成效,高邮制药厂还将本来煎服的青蒿做成简易的丸剂、散剂、片剂等,用来治疗疟疾,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1975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蒿抗疟科研工作座谈会上,高邮县被确定为全国青蒿抗疟科研协作单位。当时,全国设置了6个临床试验基地,其他5个都是省级及以上单位,高邮是唯一的县级单位。”陆子遗告诉记者,后来他还代表高邮参加了在北京、南京等地召开的相关会议,高邮青蒿防治疟疾研究成果多次得到国家的肯定。

  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邮疟疾患者越来越少,用青蒿治疗疟疾科研工作逐渐停了下来,但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一直在高邮大力推广使用。        夏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游台
   第04版:法制经纬
围绕“一把手工程”抓党建
扬州人大来邮调研肯定我市民商事审判工作
确保高标准通过住建部考察验收
购物环境好市民齐称赞(详见二版)
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我曾接待过屠呦呦”
报头
广告
广告
高邮报一版要闻01“我曾接待过屠呦呦” 2015-10-13 2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