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盗用企业老板QQ 骗得会计汇款39万
3月17日上午,甘垛镇某企业会计阿香正在上班,企业老板“张总”突然发来QQ消息询问公司账户有多少可用资金。查询后,阿香将资金数目告诉了“张总”。
“现在有笔11.62万的款要支付,资料我发给你,你马上办理一下,办完之后把回单发给我。”随后,“张总”发了一个word文件给阿香,并让她按照文件里的指定账户汇款。
当天,张总并不在公司。因为平时公司的转账汇款都是老板通过电话、QQ等方式遥控指挥,而且老板的QQ头像、资料也与往常无异,所以阿香心中并未起疑,很快便按照指示办好了转账业务。聊天中,阿香还告诉“老板”下午还有一笔28万元的款会到账。此后,阿香不断收到“老板”发来的QQ消息,都是追问28万元的款子有没有到账。当天下午16时48分,阿香告诉“老板”钱到账了,“老板”让其继续往上午的账户上转28万。汇完钱后,阿香便下班回家了。
“公司账上的钱到哪里去了?”回家后,阿香接到老板打来的电话。“不是你在QQ上让我汇了几笔款吗?”“你上当了,我QQ被盗了。”
据办案民警分析,QQ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会事先用病毒软件盗取他人QQ号码,然后用盗取的QQ号上网寻找作案目标,冒充QQ号原主与其亲友聊天,发布因某事急于用钱的信息,要求受害人将钱汇至指定账户。近来一些犯罪团伙专门盗取在国外留学学生的QQ号码,利用其亲友不便联系及核实的情况实施诈骗。
案例二:
代购消防器材 老板被骗8万多
“老王啊,你和扬州消防大队的高队长联系一下,他那边有个小项目让你报个价,我一会把他的电话号码发给你。”3月17日上午,我市某企业老板王浩接到扬州同学杨明打来的电话。
因为平时与杨明一直都有联系,关系也不错,接到电话后,王浩并未怀疑,立即按照杨明提供的电话与“高队长”取得了联系。
“我们部队19日要出去集训,现在急需帐篷、床垫等器材。”电话中,“高队长”告诉王浩,他们单位之前的采购商改行了,所以请王浩代为采购,钱由他们出,王浩只要提供采购的发票即可。但是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凭发票报销,货款只能由王浩先为垫付。随后,“高队长”将帐篷厂家的电话号码留给了王浩。
王浩与帐篷“厂家”联系后,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账户汇去84500元货款。收到钱后,“厂家”告诉王浩他们已经在发货,却没有告诉王浩发货的车次和具体收货时间。心生疑虑的王浩再次拨打“厂家”电话时,发现对方已经关机。王浩随后又拨打“高队长”的电话,也是关机。
焦急的王浩立即赶往扬州,找到了同学杨明。杨明告诉王浩,因为工作原因,他每年都去消防大队,那边确实有位姓高的队长。接到高队长的电话说有项目做,自己也没多想就推荐了王浩。
后来,杨明通过电话询问才知道他认识的高队长已经转业了,现在消防大队里没有姓高的队长,他也是被骗了。
据办案民警介绍,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电话询问、上网查询等手段,详细收集基层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机关、监管部门等主要领导的姓名、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等有关资料。获取资料后,不法分子即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以代购物品、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要多点“心眼” 才能不轻易“中招”
“如果当时阿香和王浩能犹豫一下,主动打电话核实一下,他们也许就不会中招受骗了。”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防范电信诈骗首先要做到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账号资料等重要信息。如果接到陌生电话,要多点“心眼”,千万不要被所谓的中奖、涉诉、法院传票、好友借钱等说辞蒙蔽,除了要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核实外,还要及时向110报警台举报。如果发现被骗,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报警,为警方破案提供有利条件。(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王道 周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