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木凳、一台电动砂轮机、一副眼镜、一个小桶、六块磨刀石是老潘的全部家当。“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要磨好一把刀或剪子,这些家伙一样都不能少。”老潘向记者一一介绍说,木凳是他自己专门打造的,不仅可以当凳子坐,中间隔空的地方还可以放些锤子、螺丝、起子等小工具;电动砂轮机是近10多年才有的,一些上锈比较严重的刀或剪子需要先用电动砂轮机打磨一遍;老潘本身不戴眼镜,但在使用砂轮机会出现火花,戴上眼镜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六块磨刀石有粗砂、中砂、细砂之分,在磨刀磨剪子的过程中担当不同的角色;磨刀磨剪子的时候要不时加水润湿,这时小桶就发挥了它的功能。
谈话间,一对夫妻拿着一把上锈比较严重的菜刀到老潘这里来加工。“磨一把菜刀多少钱?”“这要看刀具的受损情况,一般是5至10元钱。我手上这把刀只需5元钱就够了。”老潘边仔细看刀边告诉记者,随后他戴起眼镜,拿起脚边的电动砂轮机放在凳子前端,将菜刀的刀口对准砂轮,均匀地左右移动,菜刀的刀口基本光滑之后,改换磨刀石进行手工打磨。只见老潘将刀轻轻地拉到磨刀石末端,然后使劲地推了出去,反反复复,整个过程中,刀身都与磨刀石保持贴合,不一会儿,刀身上就留下了磨刀石的粉末,混着水,成了细小的泥沙,他将泥沙冲洗掉,继续磨着。这个过程老潘一共更换了三块磨刀石,他说这三块磨刀石有粗砂、中砂、细砂之分,磨好一把刀必须经历这三道工序。刀口打磨好后,老潘拿起一小块三角形砂石开始对刀身进行除锈。十几分钟过后,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焕然一新,这时老潘还不忘用废旧纸将刀身包裹好,并用橡皮筋进行固定。“打磨好的刀,刀口十分锋利,顾客取刀的时候不小心,容易伤到自己,我把刀包裹好就可避免意外发生。做生意最要紧的是良心。”
“最难磨的刀是什么刀?”“剪刀。”老潘说,剪刀一面平一面有角度,很难掌握,有人越磨越钝就是因为用力不一致,磨剪刀的核心是平轻斜重。老潘回忆说,曾经有个在服装厂上班的女顾客拿来2把12号裁缝剪刀到他这里来加工。女顾客的先生是位木匠,觉得磨把剪刀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结果剪刀是越磨越钝,最后只好拿到潘师傅这里来重新打磨。
记者注意到,由于常年磨刀,老潘的双手满是老茧。“干了20多年,我觉得要想磨好一把刀具最主要的有‘三个准’,即眼睛要看准、刀具要拿准、刃口要对准。”老潘认真地告诉记者,“磨刀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件技术活,也是件苦差事。”如今磨刀匠少之又少,老潘每天大概要磨七八把菜刀、十几把剪子以及一些修脚刀等小刀具,长时间弓着身子,一天下来常常腰酸背疼,浑身还脏兮兮的。如今冬天快来了,就更加辛苦了,一双手只能带半截手套来御寒,还要经常碰到水,十个手指头常常是冷得发疼,再然后就没知觉了。
“现在不光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一行,许多跟我年纪差不多的要么改行要么就是回家养老了。我之所以坚持这么多年主要是真心喜欢,看到一把把钝刀、锈剪子在自己的手中变得锋利无比,就特别有成就感。”老潘笑着说,之前有位老外从他摊前路过,看到他的手艺特别感兴趣,老外不仅拍了许多照片,还与他进行交流。“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懂,只能点头称是。”老潘颇为遗憾地说。
结束采访的时候,老潘继续弓起腰认真地干起活儿,执着地坚守这“最后的老行当”。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