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要飞得更高”
  《“我们要上大学”———关注贫困大学新生》一文于8月15日在本报第8版刊发后,林道城与陆月的困境立即得到了社会热心人士的关心和关注。近日,记者再次走访了一批与林道城和陆月有着相同梦想和遭遇的贫困大学新生,并再次呼吁更多的热心人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如果有热心人士想捐助这些贫困大学生,可继续与本报联系,联系电话:0514—84683100;13952502559。

  19岁的张威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353分的好成绩,超出理科一本分数线15分,现已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文质彬彬、成熟稳重是张威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张威的母亲王群今年49岁,她告诉记者,自己20多岁时曾进行了脑肿瘤摘除手术,术后视力受损,右眼已完全失明,左眼视力极低,必须依靠600多度的近视眼镜才能模糊看清,到了晚上几乎就是“瞎子”,行走都需要依靠别人搀扶。由于视力原因,王群只好下岗,一家人全靠张威爸爸每月1800元的工资维持生计。 

  在母亲的眼中,张威是一个懂事、上进、孝顺的好孩子。从小到大,张威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从未让父母操过心。初中升高中那年,他以高出统招分数线20多分的好成绩被高邮中学录取。“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孩子的心态不错,很乐观、也很开朗。”王群说,当得知儿子今年顺利考上一本后,家里人都非常高兴,她更是激动不已。但欣喜过后,忧愁也笼罩着这个家庭,开学在即,七七八八加起来6000多元的学杂费还没有全部凑齐。 

  面对母亲的担忧,乐观的张威反而安慰起家人:“你们不要担心,学费凑不齐,我就到学校申请助学贷款,上大学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以后每年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减轻你们的经济负担。” 

  张威对自己的未来已有了初步的计划。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从初中时,自己便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填报志愿时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专业。未来四年,在大学生涯里,自己一定会好好学习,加倍努力,争取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读研、读硕,飞得更高,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柏溯 杨晓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我要飞得更高”
广告
广告
高邮报特别报道04“我要飞得更高” 2013-08-26 2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