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对残疾夫妻的幸福路
回家的路上 车逻镇 孙正梅/摄
  □陈燕

  高邮经济开发区腰圩村波司登大道北侧有一家庆荣超市,每天都有不少的打工者、左邻右舍前来购物,一对小夫妻总是笑脸相迎。丈夫张庆荣有条有理地打理各种货物,妻子周小霞在柜台前娴熟地找着客户零钱,6岁儿子在店里摆弄着各种心爱的玩具。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景,人们不禁感叹:他们的幸福之路是艰辛曲折的,更是风雨过后见彩虹啊。

  提起店里的主人,他的父母总有道不完的苦衷。38年前做木工手艺的老张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可到了4岁时,孩子始终不会说话,反映也很迟钝,一家人四处求医问药,但最终落下个智力残疾病状。当时有人劝老张再生一个孩子,可他相信儿子健全的四肢会养活自己。到了上学年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活泼乱跳地进入课堂,老张也试着送儿子去读书。几年下来儿子仍然识不了几个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儿子长大了,老张就在家北面主干道上开了一间小商店,试着让儿子经营,进货由老张负责。但由于儿子先天性智力残疾,根本无法打理,还惹来不少麻烦。无奈之下,老张只好将店面转租给了别人。后来,老张又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试着让儿子搞经营,他却把三轮车当着遮风挡雨代步工具,整天在外有家不回,流浪到哪里,三轮车就遗失在哪里。从那时起,老张老两口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天天闷闷不乐、意志消沉、得过且过,成为全村的困难户。

  时光流逝,一晃多年过去了,张庆荣呆在家里,也学会了与邻里交流,还学会了做一些家务事,更懂得体贴父母。2004年经人介绍,邻镇下肢全身瘫痪的周小霞嫁给了他,一下子家里有了两个残疾人,全村人都捏了一把汗,本来家庭困难,又多了个重度残疾人,更担心的是小两口怎么生活?然而周小霞并不像村民想的那样。她能吃苦、懂经营、善管理。结婚以后,周小霞对公婆说“庆荣脑子不好使,可身体健全,我虽然不能行走,可脑子活着呢。”周小霞将原来的店面又收了回来,经过装修改造,建成了超市,并以丈夫的名字命名“庆荣超市”。她又托人找了家福利企业,让丈夫在电缆厂干起了简单的零活。由于诚信经营,加之周小霞性格开朗,超市生意越做越火。为了节约进货成本,她学会了网上进货。同时利用本地开发的优势,用残疾车上门销售。丈夫尽管语言交谈困难,周小霞总是想着法子逗他开心,教他打理商铺。2006年底他们添了个小男孩,一下子既要照顾小孩,又要料理超市,周小霞陷入了困境。她干脆让丈夫从厂里辞职,夫妻俩共同经营超市。为方便顾客,周小霞开动脑筋,经营起了蔬菜、水果等。小两口相互支撑、同心协力,生意越做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还将自己的平房翻建成了三间楼房。去年,由于土地开发,周小霞将自家的三间楼房全部出租给了施工单位,一家五口全部吃住在店里。晚上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周小霞总是乐呵呵地对家里人说:“我们虽然住的小了点,但我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心里开心着呢。”

  这对夫妻就是这样,靠着残疾的身躯,打拼着自己的幸福路。这几年,他们夫妻二人不但没有给政府增加负担,相反去年村里道路加宽,他们还无偿让出了部分店面。

  在他们的眼里,平凡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幸福。每天心情是舒畅的、心境是快乐的、心态是健康的,就很知足,所以很幸福!也更珍惜自己努力拥有的一切,他们确信“付出总有回报、有爱就有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游台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七夕晒幸福 越晒越幸福
七夕,我们放飞心灯
一对残疾夫妻的幸福路
自强女海 有梦有未来
图片新闻
首届“高邮市十佳自强女孩”名单
首届“高邮市自强女孩”名单
高邮报专版08一对残疾夫妻的幸福路 2013-08-13 2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