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抓住稳定增长这条主线,优势农业持续协调发展。夏粮生产实现十连增。全市夏粮实收面积84.6万亩,亩产436公斤、总产36.88万吨,分别较去年增0.82万亩、35.2公斤、3.3万吨;仅夏粮一季就超额完成了省下达我市粮食增产0.6万吨的目标任务。渔业养殖结构不断优化。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6.12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值7.49亿元,大力推广河蟹、黄颡鱼、鳜鱼等新品种养殖,小龙虾、青虾、甲鱼、泥鳅等小品种养殖面积不断增加,罗氏沼虾养殖业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畜禽规模养殖快速推进。围绕畜牧业转型升级,扎实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特别是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建成省市级畜禽规模养殖场(户)571家,畜牧业生产向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快速发展。
始终坚持率先争强这个主题,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亮点纷呈。新增高效设施农业(含设施畜牧业)3.38万亩、高效设施渔业2.02万亩,均超额完成省市的全年目标任务;涌现出八桥金沟村大樱桃种植基地、巧妹子科技养殖园种猪养殖基地等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亮点;八桥镇被评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示范镇。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实施农业项目95项,其中,外资项目9项;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或500万美元)以上的农业重大项目14个,已开工亿元以上重大农业项目4个;高邮鸭50亿元特色连片基地实现产值30.62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增了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新推荐了18家企业申报了扬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61.5亿元、利润1.87亿元、出口创汇1498万美元,带动农户数较去年同期增12.9%。高邮鸭业园区正在围绕“六有”申报扬州市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始终突出绿色产业这个理念,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全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市完成新造林1.72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万亩,新增集镇、村庄绿化1500亩,森林抚育经营面积2.5万亩;新建及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5万亩。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380户,新建农村沼气工程3处;大力推广秸秆快速腐熟、畜禽垫料、食用菌基料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夏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强化农业节能减排,3家养殖场已形成减排量,完成重金属污染防治样品507个。
始终突出创新强基这个核心,农业科技贡献继续提升。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全面提升新型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全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等农业科技成果,全市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90%以上,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5%;实施了水禽、罗氏沼虾、优质稻麦、瓜菜4个科技入户项目,达到了村村全覆盖、村村都有示范户的要求。
始终严守产品监管这道门槛,农业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开展了蔬果农药残留超标、畜产品“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药质量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480个次,出动执法人员4194人次,整治重点区域210个。申报了农产品“三品”品牌55个,认定农产品“三品”基地面积2.5万亩以上,“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所有农贸、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都建立了蔬果残留检测室,监督抽检蔬果541样次,合格率98.6%。
始终瞄准创先争优这根标杆,农业社会化服务势头强劲。深入开展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已落实水稻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约1.15亿元,发放“一喷三防”叶面肥46.1吨。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近300期,培训农民1.1万人次,印发农业科普资料5万多份,接受农民咨询3600多人次,现场技术指导3200多次。建成植保专业合作社69个、专业防治队262个,形成了市、镇、村的服务网络。全面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