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项传统的特色治疗,她是依据《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治未病的原则,结合天人相应的观点总结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天灸疗法上,旨在调和阴阳,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御疾病。
那么多发于春秋季节,而不是最寒冷的冬季,为什么要冬病夏治呢?这就要从过敏性鼻炎的本身说起,第一,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多属于阳虚寒盛体质,他们怕冷,遇寒就容易发病,冬天常会感觉到四肢尤其是手脚冰凉,冬天不愿意活动等。第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流清鼻涕、鼻痒、喷嚏、鼻粘膜苍白,遇寒多发或加重等都是寒证的体现。虽然冬季不是过敏性鼻炎的最高发季节,但过敏性鼻炎却是典型的冬病,自然也在夏治的范围。
那么过敏性鼻炎应该怎么夏治呢?根据中医治疗原则:
第一、“寒者温之”。因此要用温热的药、补药进行治疗;
第二、因时制宜。鼻居面部正中,属阳明之官,为阳中之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性最甚的季节,同气相求,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开放,血流畅通,而脊柱为督脉运行之经,统辖全身阳脉,阳气皆归于此,这时在该处相关穴位采用冬病夏治的敷贴治疗,可起“秤砣虽小拨千斤”的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的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急期治其标,缓期治其本”。夏季不是该病的发病季节,为缓解期。因此,此时治疗是一种治本的方法,对于阻止发病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不能因此放弃急性期、发作期的对标的治疗。
冬病夏治疗效固然好,但是治疗必须结合夏季的火热的自然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
一、多用温补,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和新鲜桂圆等。
二、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此类患者本就阴寒内盛,再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很易导致中阳受损,轻则加重病情,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三、慎食肥甘滋腻之品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四、运动适量,过量运动会使人体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作者简介:
周仁金,副主任中医师,耳鼻喉科主任,扬州中医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199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在省中医院深造进修,从事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工作10多年,能常规开展本科常见病的手术治疗。擅长治疗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