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近几年来在市农委“跑项目”遭到婉拒的,远不止这位企业负责人。在市农委党组有一条规定:凡是涉及到农业项目建设、人事调整等敏感事务,一律实行“阳光操作”。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逐年加大,我市的农业项目数量和体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市农委每年立项和实施的农业项目有近百个,项目总投资达亿元。其中,项目申报、立项、审批、实施、验收等环节,是容易产生腐败、引发矛盾的高危“节点”。市农委党组把这些“关键节点”作为加强党组织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并探索出了“六步操作法”,即建立项目库、现场考评论证、主任办公会研究、分管市领导审核、网上公示、全过程督查,极力打造“阳光工程”、“廉政工程”和“精品工程”,确保整个农业项目源清流净。
“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全市发展思路,立足‘三农’工作实情,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于和善于担负起推动发展、服务‘三农’、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任,不断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市农委党组书记吴华一语道出基层党建工作的要义。
市农委党组下辖8个党支部,拥有170多名党员。让这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航者,一直是市农委党组开展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着力转变全体党员干部作风。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近年来,市农委党组号召各党支部和各科站开展“三走三看”活动,即走出去看谁招商引资速度快,走上去看谁争取项目大,走下去看谁服务群众好。为确保“三走三看”活动取得实效,市农委党组为每名党员建立了创先争优活动服务卡,要求每名党员挂钩不少于10户农户和1个高效农业园区、基地建设,让农民和企业真正享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市农委党组始终坚持以“当学习型领导、做学习型干部、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从完善机制、加强学习、强化效能和加强监督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领导班子。同时,市农委党组还把学习与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并注重把学习调研作为提升个人能力和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力求把理论学习落实到搞调研、谋发展上,着力研究解决我市“三农”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扎实的党建工作使市农委上下形成了有为有位、创先争优的氛围,激发了凝心聚力谋发展、众志成城图跨越的生机与活力。据统计,仅去年,市农委获省以上表彰的奖项就有31项,并有22人次被国家农业部和省农委表彰。
周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