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从儿时教 2024年03月29日  姚正安

  □  姚正安

  日前听街坊说,某校一名初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批评,竟举起椅子砸向对方的头颅,致缝合数针。也许是物伤其类,做过老师的我闻之愕然愤然。

  静下心来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学生敢于对自己的老师动粗撒野,决不是一时之冲动,是累积而成的。对待老师是这样,对待同学呢?在学校是这样,在家庭呢?答案就在问号里,不需要回答。

  脑子里油然生出一个想法:做人当从儿时教。这想法是因了这个事件而生出的,但原创不是我。民间有谚语:桑树要从小育。桑树七拐八弯,如果不从树苗育起,等到长成了,也难以使其挺直。

  我想这则民谚也不是张三李四创作的,其源头在《论语》里,教育家孔子是原创者。

  《论语·学而》有一篇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

  子曰:“弟子入由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小孩子在家里孝顺,出外悌爱,说话谨慎而守信用,博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献和技能。”

  体悟孔子的这段话,我们首先懂得,对小孩要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有的人认为,孩子还小,来日方长,不必过早要求,这一念闪过,也许就错过了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学如锲”,从小学到的东西是难以磨灭的,文化知识是这样,道德习惯也是如此。

  孔子不只是说给别人听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据孔子的儿子孔鲤说:父亲曾叮嘱他学诗、学礼。留传下来的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不必说,那礼是什么呢?礼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制度。孔子对儿子说不学习礼、不遵守礼,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我小时候曾听母亲讲过一个鲤鱼宝的故事。兴化城里一户人家傍市场而居,某一天,还不会行走的儿子用嘴从市场上叼回了一条鲤鱼,其母喜不自禁,唤之为鲤鱼宝。多少年之后,鲤鱼宝成了江洋大盗而不知所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未曾考证,但传达的意义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小孩要从小教育,做人要从小教起。

  孔子的这段话还给我们以另一个启示:一个人,特别是学生,道德是第一位的,文化等其它方面是第二位的。

  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水平再高,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吗?落马的高官也好,落败的老板也罢,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吗,他们的管理经营能力差吗?不低也不差,低的是品行,差的是道德。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指的是道德实践,你在道德方面做好了,把道德的底子打扎实了,再去学习文化和相关技能。

  可是,问问我们的父母们,对子女可曾在道德方面有过教育,对子女的失范行为有没有提出过批评?家长关心的是孩子文化成绩排在第几名,高则喜,低则怒。父母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本没错,但没有道德的支撑是走不远、飞不高的。德乃人之本,无本之树不能成材,无本之人也不能成才呀!

  再问问老师们,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没有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有没有给予批评教育?老师们重视的还是成绩,成绩好则“一好遮百丑”,那些成绩拔尖的学生,即使有错,老师也帮助掩饰。对此,老师们感到无奈,因为社会关心的是一个学校的升学率。但是教育的本质是教书和育人,只教书不育人,这书为何而教?

  孔子大半生用来教育,可以说是职业教师。他在教书的同时,时刻不忘育人。子路是他的大弟子,也是他的忠实追随者。孔子欣赏子路的率直和勇毅,但时常敲打他,要求他勇而知、勇而义、勇而礼、勇而仁。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心中的衣钵传承者,但对其道德要求从来没有放松过。那个宰予,头脑灵光,能言善辩,就因为大白天睡觉而被孔子一顿痛骂,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不能说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人物,但至少于道德不亏。

  我以为学生砸老师的悲剧本可以避免,但由于家庭和学校都忽视或者放松了道德教育,还是发生了。这是一个血的教训。如果我们的父母、老师还不能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还不能从小抓道德、从小教做人,谁能保证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