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一行赴甘垛镇调研苏系肉鸡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工作

市委书记张利带队外出招商

市委书记张利观摩重大项目

市长田醒民观摩重大项目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秋红调研人大工作

市委副书记郑志明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深红出席荷花村党建助推强村惠民攻坚行动座谈会

四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怀忠出席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斌慰问生活困难党员

国家卫生镇现场检查评估

举办首届原生态民歌艺术节

江苏彼欧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党建助推强村惠民——荷花村粮食烘干项目
甘垛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锚定“一工一农”目标定位,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谱写了经济发展、农业丰收、环境改善、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新篇章。预计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55万元、增长42.6%,工业入库税收5930万元、增长104%,工业开票销售17.69亿元、增长7.73%,规上工业产值15.5亿元、增长6.89%,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增长15.6%。完成批发业限上销售额9.48亿元,零售业限上销售额1.22亿元、增长35%,餐饮业限上营业额4625万元、增长99%,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5亿元、增长40.1%。
一、过去一年是“干”字当头、保持战略定力的一年,我们以工哺农、“稳”“进”同步,经济发展驶入新赛道
全力提质招商引资。聚焦机械装备制造和现代食品加工产业,深挖上下游优质资源,将“招大引强”与“延链强链”相结合,推动形成“葡萄串”向“满天星”集聚。全年新签约项目17个,其中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9个,设备投入2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注册项目15个,到资项目15个。超目标完成亿元以上外资项目1个、扬州市“三新”项目2个。全速拼抢项目建设。积极发挥项目对“一产”拉动作用,探索本地特色农产品向产供销一条龙方向发展。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全流程服务保障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荣获二季度全市重大项目季度赛第4名,为市级重大项目现场会提供场地。全年新开工项目6个,新竣工项目11个。围绕扬州“三新”项目标准储备靠实项目10个以上。深化与重点板块耦合联动,持续跟进飞地项目2个,食品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心推动科技创新。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开展招才引智、产学研合作,支持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实现全覆盖。对接3名海外人才联合申报“启明计划”,组织申报高企6家,获批2家,新增“四上”企业13家。新增商标注册企业数62家、有效发明专利授权4件,完成专利质押登记4项、融资金额达1000万元。新增市场主体235户,新招引科技型企业4家,技术合同输出交易额9872万元、规上工业企业年度研发费用超4700万元,获批科小备案企业15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常态化入企纾困解难。全面运行“e站通”代办服务平台,代办企业手续60余件。深化政银企对接,推动资金供需方“双向奔赴”,成功助企融资2000万元。科学编制园区土地成片开发方案,保障9个重大项目用地217亩。完成S333北侧工业拓展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建成纬一路一期、二期工程,整修经三路给水主管道,实施园区内河道绿化3.9公里,进一步提升园区吸引力和产业承载力。
二、过去一年是特色引领、打造和美乡村的一年,我们以农促工、“美”“富”联动,乡村振兴收获新成果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突出农业重大项目招引,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推动“一工一农”“双核”联动。新签约亿元以上农业项目3个,新竣工扬州市级农业项目3个、高邮市级农业项目1个。9家企业纳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统计,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全年粮油播种17.51万亩、水产养殖5.26万亩。出栏生猪5.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838头,家禽存栏216万羽、出栏435万羽。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2800亩,新建高效节水灌溉800亩。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回收废旧地膜6.34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星级监管站,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82%。农村风貌美化提升。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创建国家卫生镇为抓手,加快实施“三美一高”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开展村庄清洁、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全域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大行动。推进全域整治庄台32个,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40个,改建厕所236座,新增垃圾桶1400只。疏浚整治农村河道17条、22.85公里,清理河道“四乱”125处。整修农路143公里,好路率达87%,群众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强村惠民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党建助推强村惠民”攻坚行动,量身打造村集体发展项目11个,16个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超1472.3万元,同比增长18.52%,其中100万以上村8个,6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深入推进债权清收,累计清收债权383.67万元。新增家庭农场7家、合作社2家、新型基层供销社1家,4家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中央项目支持。发放惠农政策补贴4096万元,完成电商销售2.32亿元。完善资产资源发包流程,启用“苏智农经”平台,完成线上产权交易248项、5236.56万元。持续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受理申请27户,审批通过19户,发放农房不动产权证152份。
三、过去一年是因地制宜、加快补齐短板的一年,我们全域统筹、“内”“外”兼修,镇村品质取得新提升
规划建设高质高效。坚持高位规划、匠心建设,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助力“园区升级、城镇更新”。完成增减挂钩项目1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6个,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1亩,盘活低效用地335亩。整改违法用地65.02亩、耕地流出图斑23.57亩。实施道路提档工程10.35公里,改造桥梁10座。拆建泵站1座,改造圩口闸9座。建成生态河道6条、17.36公里,提升打造幸福河湖2条、4.09公里,打造美丽宜居项目1个。完成造林绿化123.6亩,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8本。镇区管理走深走实。紧盯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健全“一镇三区”集镇管理模式,开展交通秩序、环境秩序、经营秩序三项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平胜集镇基础设施整体提升,新建停车场650㎡,增划集镇机动车停车位460个、非机动车停车线6.5公里,助力文明入位。完成人民路“白改黑”工程,升级公厕5座,整治非法屠宰点4处,取缔占道经营和僵尸车55处,拆除违章建筑6起,镇区环境实现从“一时美”向“处处美”转变。生态环境提质提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本兼治抓好中督、省督交办问题达标整改。深入开展工业减排、扬尘防治、秸秆和垃圾禁烧三大行动,在全市率先完成国三以下柴油车淘汰任务。整治关闭散乱污企业4家,完成VOCS综合治理4家,一着不让抓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管理,清退珍珠蚌养殖665亩,实施8个行政村、44个自然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高远助剂厂遗留地块详调及风险管控,4家企业纳入“碳管家”平台管理。
四、过去一年是兜牢底线、用心办好实事的一年,我们尽力竭力、“量”“质”齐抓,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
社会保障更有力度。强化就业创业帮扶,新增劳动力就业425人,引进外来务工210人。安置被征地农民进保85人,公积金扩面100人。新增低保21户、特困24人、两残94人,发放尊老金363人。完成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8774人次,报销医保355.32万元,改造危房43户。广泛开展“5·19慈善一日捐”“ 99公益日”等慈善募捐活动,募集善款92万元。建成未成年人保护站,全面实施智力精神障碍妇女权益维护“阳光行动”,纳入省“一户一策”微关爱项目11个,为贫困学生发放国家资助金11万元。牢固树立“军地一盘棋”思想,打造“从入伍到退役”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推动武装和退役军人工作向纵深发展,输送高素质兵员8名,帮扶困难退役军人268人,发放困难补助26.73万元。社会事业更有温度。序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敬老院二期改造提升、沙野路南段路面维修工程等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镇村工程招投标项目71个、1833.84万元。提档升级2家党群服务中心,“15分钟医保服务圈村村通”实现全覆盖,建成养老互助睦邻点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1处,打通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落实教育均等化,投入13.92万元提升非编幼师待遇,残疾儿童全部完成入学,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线上、线下培训2.5万人次,确保教育不落一人。文化文明更有高度。举办“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演讲比赛、“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暨党建助推强村惠民‘头雁竞飞’微论坛”等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群众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综合文化服务设施。举办展览56场、文体活动51场,送戏下乡6场。深入调研挖掘本土文化,“吹糖人”成功申报扬州第五批非遗项目、“张氏糖画”列入高邮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成功举办首届原生态民歌节,文化影响力不断彰显。社会治理更有深度。深入开展平安甘垛、法治甘垛建设系列活动,大力推进矛盾调解“一站式”中心建设。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巡防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推进防范非法金融“三格联动”体系整改,保障群众财产安全。统筹推进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两大行动”,排查一般隐患2400条并全部整改到位。常态化开展“九小场所”“厂中厂”、燃气、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推进8000多户燃气管阀“两件套”更换。举办全民教育培训班10期,定期进村入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危化品领域专项检查,跟踪整改隐患,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五、过去一年是履职尽责、提升能力作风的一年,我们担当作为、“严”“实”双优,自身建设展现新气象
效能建设逐步优化。始终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完成全镇1244户法人单位、2751户个体户“五经普”清查申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启动标准化档案室建设,健全档管制度。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办结”,“一张网”录入信息147290件、好评率100%。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理各种“疑难杂症”事项23件。新增档案查询便民服务,“e站通”代办服务平台正式运行,完成群众申报代办事项2149件。法治建设持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围绕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人大专题调研、视察活动。高标准办结镇人大代表建议10件、协办市人大代表建议5件。办理政协提案7件,其中重要提案1件。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完成综合执法一般程序案件8件,查办市监领域案件29起。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司法调解各类纠纷300余件,成功率达96%。作风建设不断深化。全力配合省委巡视、省安全生产巡查,刚性落实反馈问题整改。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紧盯“关键少数”,压紧压实“一岗双责”,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有效监督。坚决查处民生工程、“三资”管理、生态环保等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受理12345工单1186件,群众满意率95.85%。强化审计监督质效,完成2个村离任审计、7个村专项审计。开展项目审计90个,审计核减40万元;财务收支审计15个,推动问题整改44个。
蓝图绘就,自当扬帆起航;重任在肩,更需策马扬鞭。2024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再发力,实干争先不懈怠,为加快推进“一工一农”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