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可知兴废 2023年12月29日  姚正安

  □  姚正安

  鲁定公任鲁国君主时期,是孔子一生中的高光时段,从普通的士到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直到代行相事,步入人生的巅峰。这也许是孔子自己也没有想到的,过了知天命之年,还能一路高升。那个时候的五十岁已经是高龄了。

  鲁定公为什么要任用孔子?这要从鲁国的内政说起。

  鲁国到鲁定公,早已是大权旁落,国家权柄掌握在“三桓”(鲁桓公之后:孟孙、叔孙和季孙)手里,正所谓大臣执国命。鲁定公就任国君,孔子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士”,是标标准准的文化名人,而且,鲁定公知道,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鲁国现状正是不君不臣。孔子曾经对季氏(鲁国实际当权者)以“八佾舞于庭”(即季氏用天子规格的六十四人奏乐舞蹈队伍在自家庭院中表演),表示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义愤。(典出《论语·八佾第三》)鲁定公想借助孔子的理念、影响和能力,平衡自己与三家权臣之间的力量,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孔子果然不负所望,无论是在中都宰的位置上,还是当司空,都颇有建树。特别是做大司寇时,陪同鲁定公赴齐鲁夹谷之会,打赢了以弱胜强的外交战,维护了鲁定公的尊严,又不废一兵一卒地取回了被齐国侵占的领土,名震诸侯。

  鲁定公自己也很努力,经常向孔子讨教治国理政之道,提升自我,以期复兴,这从一则故事中便可看出端倪。

  一天,鲁定公与孔子交谈,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虽然有些唐突,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至少给人以启发。

  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第十三》)

  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使国家兴盛,有这回事吗?鲁定公也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这句话,拿来问孔子。孔子回答,不能对一句话抱有如此之大希望。但是,如果有一个国君说,做国君很难,做臣子也不容易,这个国君真的懂得做国君的难处,那么,不接近于一句话能使国家兴盛吗?至于为什么知为君之难、为臣为易,就接近于一句话能使国家兴盛,孔子没有作详细解释。但是,我们可以由此作出思考。懂得为君之难、为臣不易,国君必不敢懈怠草率,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更不敢胡作非为,而勤于政事,体贴下属,体恤人民。国君兢兢业业,严于律己,以上率下,下上合力,这个国家即使不能强盛,也不会坏到哪去。所以,孔子说能从国君“为君之难、为臣不易”这句话中推测出国家兴盛。

  接着,鲁定公又问,一句话能使国家灭亡,有这回事吗?孔子回答,对于一句话,也不能作出如此严重的判断。但是,如果一个国君说,我做国君没有什么快乐,只是说话没有人违背;话说得正确,而没有人反对,倒是好事。可是,如果话说得不正确,没有人违背,不接近于一句话能使国家灭亡吗?

  孔子对“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莫予违也”,进行了简要地分析,虽然言语不多,却击中要害。孔子说,国君的话说得正确,没有人反对,是好事。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做上下一心,同频共振。孔子又说,如果国君的话说得不正确,而没有人反对,那么,国家就接近于灭亡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很显然,国君的话不正确,没人反对,说明大臣慑于国君淫威而不敢说,当然说了也没有用。随意拍板,肆意决策,而没人反对,必乱政,而导致国家危亡。

  孔子的这番话,并没有帮助鲁定公挽回败局,也没有使鲁定公与孔子继续合作下去。由于政见不合,孔子于公元前497年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鲁定公也于公元前495年去世,结束其政治生涯。

  时间过去两千多年,玩味这则故事,意味深长。一句话的影响也许没有这么大,但是,言出于心,什么样的语言反映着什么样的思维,引致什么样的行动。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夏商之亡,贞观之盛,都是这则故事的注脚。孔子告诉我们,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好表率,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应该多听他人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沉湎于“一言九鼎”的快乐中,如果一遇反对意见,就横加指责,甚至戴帽子穿小鞋,鲜有不步入歧途而亡国灭族的。

  一言可知兴废,绝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