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多规合一”
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建设
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两次听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协调解决产业规划布局、“三区三线”划定、“多规”图斑冲突等堵点问题。提请高邮市政府召开动员会,部署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上报省级主管部门。
高标准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挂联负责人驻点对接“一镇三区”,配合地方政府编制主导产业规划,先后完成高邮开发区光储充产业园和高新区智慧照明产业园规划选址;高邮镇、城南新区初步形成主导产业规划框架。同时,系统谋划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建设思路,完成了《“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研究》《“四河四路”启动区概念规划》《澄营公路沿线方案设计》等规划成果,为重点打造“1+2”项目片区描绘了发展蓝图。
高要求编制重大项目规划。高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超前介入高邮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工作、配合教体部门完善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聚焦城市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先后完成绿地超级城市配套公建项目规划设计和原北海农贸市场迁址工程、秦邮小学改扩建工程、高邮镇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设计方案审批。
坚持应保尽保
强化资源要素高效供给
在空间保障上,主动对接乡镇园区,深度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突出主导产业和重点区域,科学分解10000亩规划流量指标,推动71% 的规划指标投向“一乡二镇三区”。
在指标供给上,实行指标调剂和激励奖励“双轮驱动”,提请市政府出台《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暂行办法》,每年确定3个乡镇和5个行政村作为激励对象,在给予200万元资金奖励的同时,推动项目、政策向先进地区倾斜。今年以来,申报实施占补平衡项目1850亩、增减挂钩项目 2700 亩,预计新增耕地4500亩,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占补和用地需求。
在扶优保重上,提请市政府印发《高邮市用地指标有偿使用费返还办法》,对列入省级重大项目和符合条件的扬州市“三新”制造业新增用地项目,返还指标调剂费用,鼓励提升项目质态。55个扬州市级以上重大项目,获批保障48个;对6个调整规划项目,超前介入项目立项、勘界、测绘等报批前期工作,保证项目顺利落地。
坚持“多审合一”
提高规划用地审批效率
区域挂联,跟踪落实。11名班子成员主动下沉挂联乡镇园区开展问策问需活动,动态掌握挂联区域的项目清单、要素需求和发展瓶颈,共计开展专题调研、现场办公38人次,协调解决规划调整、权证办理、用地性质变更等涉土、涉规难题29件。上半年,办理供地43宗、1364亩,其中工业项目27宗、738亩,保障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
“多审合一”,助力“抢跑”。该局瞄准“受理前服务指导最优、受理后办结时间最短”的目标,迅速启动“多审合一”改革,重构土地供应、规划审查服务清单,精简审查环节6项,压缩审批时限9个工作日,分别于1月14日、3月9日核发首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在此基础上,创新推行项目审批“三同步”工作模式,压缩时限6个工作日,5月12日,首次同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交地即发证、两证联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