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这地方的地名很奇怪,叫做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县境之内,也再没有别的叫做什么淖的地方。”这是汪曾祺的小说名篇《大淖记事》的开头。大淖究竟何样?我市民间画家潘宝明历时一年,遍访乡贤,八易其稿,用一只黑色签字水笔画出了一幅《大淖河风物旧貌图》,画面虽没有色彩,但特点鲜明,人物栩栩如生,重现了当年大淖的风景——~~~
“这地方的地名很奇怪,叫做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县境之内,也再没有别的叫做什么淖的地方。”这是汪曾祺的小说名篇《大淖记事》的开头。大淖究竟何样?我市民间画家潘宝明历时一年,遍访乡贤,八易其稿,用一只黑色签字水笔画出了一幅《大淖河风物旧貌图》,画面虽没有色彩,但特点鲜明,人物栩栩如生,重现了当年大淖的风景——~~~
2020年05月1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地方的地名很奇怪,叫做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县境之内,也再没有别的叫做什么淖的地方。”这是汪曾祺的小说名篇《大淖记事》的开头。大淖究竟何样?我市民间画家潘宝明历时一年,遍访乡贤,八易其稿,用一只黑色签字水笔画出了一幅《大淖河风物旧貌图》,画面虽没有色彩,但特点鲜明,人物栩栩如生,重现了当年大淖的风景——
民间画家绘制《大淖河风物旧貌图》
  □ 记者 杨晓莉

  13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潘宝明位于城区的出租屋,此时的他正趴在案头认真绘制着《大淖河风物旧貌图》第八稿,旁边的桌子上铺满了之前的修改稿,当记者问其创作背后的故事时,潘宝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爱上汪曾祺 出租屋内完成《大淖河风物旧貌图》

  “绘制这幅《大淖河风物旧貌图》多亏了陈老师的帮助。”潘宝明开门见山地说。他口中的陈老师,便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陈鲁高。2016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相识,在陈鲁高的帮助下,喜爱写写画画的潘宝明成为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潘宝明告知记者,成为协会会员后,自己与文艺同道接触的机会多了,在大家的熏陶下,读起了汪曾祺的作品,从此便爱上了汪曾祺。“我的老家在界首,从小在大运河边长大,曾多次画过界首芦苇荡、大运河等风景。”潘宝明说,《大淖记事》是汪老的著作,何不利用自己所长将大淖的风景也绘画出来?去年年初,他将心中的想法告知陈鲁高,两人不谋而合。

  由于老家在乡下,联系起来多有不便,潘宝明便在城里租了一间民房居住。去年6月起,他开始绘制《大淖河风物旧貌图》,2天后完成首稿。在其居住地,记者看见,屋内条件非常简陋,除了一张床外,桌子占了房间的一大半,桌子上除了绘画稿纸,就是黑色签字水笔。“我的画都是用黑色签字水笔一笔一画地描绘出来的。”潘宝明说,这是水笔画,画法虽然简单,但一点都不能错,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一气呵成。

  说起在出租屋内绘成《大淖河风物旧貌图》过程中的辛苦时,潘宝明笑着说:“干自己喜欢的事,再辛苦也不觉得累。”

  八易其稿 边画边改最大可能还原历史 

  一稿、两稿……八稿,出租屋内的床上、桌子上、板凳上,都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大淖河风物旧貌图》草稿图。记者看见,相较第一稿,第八稿的图整整大了两倍,图中所呈现的大淖生活场景,比汪曾祺笔下的更加详细、更加真切。

  在这幅《大淖河风物旧貌图》中,最醒目的中间位置是一大块沙洲,那就是汪老小说中的“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了。“在第一稿中,这条沙洲占了整幅图的三分之一,后来听了大家的建议,进行了修改,缩了一半多。”潘宝明介绍说,自己画这幅图目的是为了真实地还原当年大淖的场景,在绘制时没有局限于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这也是绘制《大淖河风物旧貌图》历时一年、前后八次修改的最主要原因。

  为了描绘出最真实的大淖河旧貌,陈鲁高和潘宝明一遍遍地向汪曾祺的家人、居住在大淖河附近的老年居民以及相关部门退休人员请教,让他们回忆当年的场景,根据大家的口述,绘出图案,请他们过目确认,再听取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家住草巷口58号的96岁老人阎世俊一直生活在大淖河边,对当年大淖周边的环境了如指掌。得知他的情况后,陈鲁高和潘宝明立即来到老人家中,向其请教。“虽然老人年事已高,但精气神非常好。也多亏了老人提供了许多信息,风物旧貌图的内容才更加丰富。”潘宝明说,听老人介绍,其年轻时入党宣誓地就在汪曾祺家隔壁的一家药房里,曾做过纠察大队大队长。交流中,老人能清楚地说出大淖河沿途280多家居民及店铺的名称,其对当时大淖周边的印象非常清晰,图中许多人和物都是根据老人所述而添加的。

  记者发现,《大淖河风物旧貌图》第八稿与第七稿最大的区别是,图中的西北方向添加了一处“阎世俊家”,图中的东北方向,曾经的“土地庙”改成了观音庵(土地庙)。陈鲁高告诉记者,提出修改意见的是汪曾祺的弟弟汪海珊,在其记忆中,这里原先叫土地庙,后因有尼姑前来居住,改名为观音庵。“我们随后又多次找人核实,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这个土地庙住过尼姑,当时也叫观音庵。”陈鲁高介绍说,结合了大家的意见,最终将图中土地庙改成观音庵(土地庙)。

  留住历史记忆 水笔绘图再现大淖当年风貌

  简单的线条,画法却不同,有时米点式画法,有时钉头铁线式画法,有时蚂蟥游丝式画法,时而轻、时而重,一笔一画,人物、店铺、民居、河流、树木……一景一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留住历史记忆,再现大淖当年风貌。

  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不仅描绘出大淖河周边的繁华,还有发生在岸边那些美丽动人的故事,特别是一直流传的十一子和巧云的爱情故事。在《大淖河风物旧貌图》中,潘宝明用一只黑色签字水笔将这些生动地体现出来。在画中,潘宝明着重再现了小说中的主角,十一子和巧云。图的左下方,标注着一处“十一子小锡匠家”,右下方则是“巧云家”,不远处,两人一前一后,似在牵手而行。图的最下方,便是轮船局、十二级台阶码头,码头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河面上船舶穿行、来来往往,非常热闹。

  除了小说中的场景外,图中更多的地点是小说中未出现的,比如“叶万才蛋行”“三圣庵”“放水菱角”“天磨”“小戏台”等,还有很多当时的行当,人物鲜明、细节精彩。

  在许多高邮人心中,都有着对大淖的一份记忆。年过七旬的朱瑞庭老人以《梦故乡》作品集为背景,历时10年,用笔墨一笔一划创作出《梦故乡——扬楚里下河图》长卷。说起大淖河,他感慨道:“当年的大淖河,能够一直通到宝应、兴化,这里的轮船局也是高邮县城一处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如今这里的航路已经不通了。”

  “汪曾祺的《大淖记事》让‘大淖’成为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陈鲁高说,如今大淖河已不具备通航的条件,曾经的繁华也不复存在,《大淖河风物旧貌图》为大家留住了历史记忆,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大淖当年风貌。我们也期待,随着市委、市政府对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的打造,当年汪曾祺见到的“大淖”繁华景象终有一天会再现。

  “留住历史、留住记忆、留住乡愁。”潘宝明表示,自己将会继续用手中的笔,将汪曾祺小说中的人文风景绘制出来,让更多的人通过汪曾祺知晓高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副刊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民间画家绘制《大淖河风物旧貌图》
广告
高邮报特别报道05民间画家绘制《大淖河风物旧貌图》 2020-05-19 2 2020年05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