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的“高邮名片”
  记者 孔令玲   摄影 黄河

  秋高气爽的九月,运河西堤上人流络绎不绝。外地摄影爱好者在高邮湖边取景拍摄,本地市民跑步、打球、露营,孩子们在草坪上自由嬉戏……欢声笑语随风飘荡。

  这处热门场地还是我市青年男女拍摄婚纱照及“抖音”的绝佳取景地,相关作品通过微信、微博、“抖音”视频等平台上传到网络后,赢得各地网友好评如潮、点赞连连。如今,草绿、水清、景美的运河西堤已然成为邮城又一处网红“打卡地”。

  运河西堤是高邮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缩影。文化是高邮最为显著的城市标识,也是高邮的魅力之源。2500多年来,大运河滋养了世代高邮人。如今,奋发进取的高邮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深耕细作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使这条千年运河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

  串珠成链  构建“一湖两河三堤”独特美景

  站在运河西堤上,运河河水蜿蜒曲折,河畔花草树木相得益彰,满目翠绿中尽显世界遗产大运河的生机与活力。

  时间定格于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高邮跻身世界遗产城市。

  大运河高邮段全长43.6公里,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黄金段,大运河高邮段历史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明清运河故道26.5公里,现有世界文化遗产点3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处,省市级文保单位10余处。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就像是散落在大运河沿线的一颗颗珍珠,要用怎样的“金线”将珍珠串连成链?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高邮湖、大运河等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实施“向湖战略”,不断提升运河西堤风光带的环境和设施。通过建设运河故道、运河风景道、滨湖慢行道等三条特色大道和阳光草坪、沿湖观景房等设施,将运西船闸、镇国寺、平津堰、明清运河故道、耿庙神灯、杨家坞和万家塘等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呈现在世人面前。

  另外,我市还实施了明清运河故道、南关坝、平津堰等保护与展示工程,打造以水工文化为重点的遗产项目展示群落。目前南关坝遗址主体工程已完工,平津堰保护展示工程方案报国家文物局审批,10月份将组织进场施工。同时,我市积极谋划打造运河历史文化景区,将盂城驿、南门大街、运河西堤、高邮湖等片区进行串联,整合各类资源。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创建了一个以运河文化为核心主题,集中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既能满足大众观光体验和休闲度假功能,又能体现小众独特文化情趣的综合性历史文化景区。

  一条大运河,满眼都是景。漫步在运河西堤风光带,向西,水天一色高邮湖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向东,悠悠运河水穿城而过,仿佛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置身其间,或静听,或畅谈,人和自然变得亲近而触手可及。湖、河、城相邻相依,形成了“一湖两河三堤”的独特美景。

  文旅融合  打造大运河缤纷旅游带

  我市还依托好风景好故事,将文化资源优势升级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

  5月6日,“好事成双 爱恋高邮”江苏广播百名主播诵经典春季诗会暨运河西堤公园露营地竣工仪式成功举行。全新打造的运河西堤旅游度假区,将原先看河赏景的单一模式转变为集露营、骑行、餐饮等于一体的旅游新模式。目前,运河西堤游客服务中心已实现常态化运营,自驾游基地的外围绿化以及内部家具物品的采购工作已完成。在保护的基础上,运河遗产的互动、展示功能得到了增强,文化遗产真正“活”了起来。

  依托大运河资源,近年来,我市相继举办湖上花海旅游节、环高邮湖自行车赛、横渡高邮湖、“七夕”音乐节、高邮湖大闸蟹旅游美食节等节庆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运河西堤风景区的知名度。

  去年和今年,我市连续两年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美术展览活动。一批反映高邮驿路风情和运河风采的国画精品,展示了高邮的秀丽风光、人文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画家来邮采风。以运河为起点,以驿站为通道,我市还选择运河沿线城市及流域省份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巡展,进一步弘扬了高邮历史文化,扩大了高邮在全国的影响力。

  此外,中国邮文化节、全国优秀非遗民歌邀请展演、“秦邮文化讲坛”“周末大舞台”等系列品牌活动,多场次文艺培训及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大运河千年文化的浸润下,高邮特色文化品牌叫响全国,城市气质日渐提升。             (下转6版)  (上接1版)

  聚文化人  塑造城市文化标识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努力守护城市精神家园。来到高邮的中外宾朋,无不被这座千年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气息吸引。

  高邮的历史遗存众多,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城市记忆”,我市制定了城南、城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并先后完成了龙虬庄遗址公园、净土寺塔、镇国寺塔、同心当铺等一批重点文物项目的修建工程以及民生路姚氏宅、恒兴昌家宅等部分古民居的抢修工程,这些古迹在经过精心的整修后重现风貌。2016年11月22日,我市创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江苏第13座、全国第13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文博场馆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市先后完成了市博物馆、当铺博物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北门瓮城遗址公园、中国集邮家博物馆等一批文博场馆的建设工作。

  秦少游、王氏父子、汪曾祺是我市三张重要的文化名人名片。近年来,我市借助历史名人效应,对现有的遗存遗迹文游台、王氏故居和汪曾祺纪念馆进行升级与扩建,扮靓文化名人名片,提升城市文化气质和对外知名度。

  走进运河脚下重新修缮对外开放的王氏纪念馆里,展陈布置更换一新,直观形象、准确真实地展示了王氏家族尤其是“二王”的“治家、治仕、治学”主题。我市还联合北京、浙江、南京等著名高校成立高邮二王研究院、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高邮研学基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集纪念、陈列、典藏、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传承与创新,碰撞与融合,大运河畔高邮文化地标的次第崛起,彰显着高邮特色的运河文化“软实力”,体现着高邮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担当。这条承载高邮城市数千年发展历史的“母亲河”,更成为新时期高邮闪亮的对外“文化名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名城印象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的“高邮名片”
净化灵魂 提升本领 锤炼作风
注重带头示范 当好主题教育的先行者
市政协主席会专题协商重大项目建设
“庆祝新中国70华诞”报纸收藏展开展
报头
广告
高邮报一版要闻01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的“高邮名片” 2019-09-20 2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