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水利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压实用水管水责任 全力开展抗旱自救
  □   张永兴  王元林  郭兴荣 /文     朱仁权  胡阳/图

  今年5月份以来,我省淮河流域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少,加上基本无上游来水补充,苏北地区“三湖一库”水位持续下降,有的已经达到或者接近“死水位”,形成近70年一遇的旱情,省防指及时启动了苏北地区抗旱IV级应急响应。面对严重旱情,我市高度重视,一方面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执行上级用水调度指令;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全力开展生产自救,为缓解旱情作不懈努力。

  雨量偏少  水源紧张

  部分地区出现明显旱情

  “今年入夏以来,我省淮河流域降雨量仅为正常年份的五成左右。我市降雨量更是明显偏少,梅雨期降雨量仅为正常年份的28%左右,且遭遇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导致各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支援北方抗旱,7月份,省防指分配给我市的用水指标大幅下降,日均流量仅为16立方米/秒,是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进一步加剧了我市农业用水不足矛盾。

  据了解,我市农田灌溉分自灌和提灌两种。此次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沿运自灌区,特别是临泽镇、高邮镇等里下河次高地和沿运自灌区尾部。虽然最近我市有几场小规模降雨,但未能明显缓解旱情。其中,临泽镇原周巷、营南等地以及高邮镇运河东侧田块旱情较为严重,部分田块已经干裂,秧苗出现稀疏枯萎现象。

  据农业专家介绍,目前我市不少水稻田块“搁田”过头,缺水表现明显,虽然有的水稻表面看长势良好,可推开稻杆一看,秧苗白色根须就裸露出来了。此时需要给水稻大量灌水,一方面是要滋养稻子,另一方面也是施肥、治虫的需要。

  此外,因为水源紧张、引流不畅,还导致部分乡镇养殖用水缺乏。一些地势较高田块与河塘,因无法抽引里下河河水,甚至引发种养大户上访。

  强化领导 严肃纪律

  统筹安排服从大局

  面对当前抗旱形势,市委市政府统筹布置,迅速召开抗旱和沿运灌溉用水管理工作会议,压实用水管水责任,研判当前及今后阶段水情、雨情、旱情,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应急用水及大运河堤防涵闸工程安全运行巡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强化对抗旱工作组织领导;严格做好运河沿线涵闸管控,坚决执行上级防指指令和省、市防指分配的流量,确保不抢水、不无序用水;全力开足机泵灌水,最大限度满足农户用水需求,并将用水计划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强化社会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全市上下共同抗旱氛围,为缓解旱情作积极贡献。

  市水利部门一方面积极与上级防指对接,加强水源组织和调控;另一方面,主动联系气象等部门,加强对雨情、水情和其他相关旱情监测,努力做好抗旱指导工作,动员广大农民摒弃“等、靠、要”思想,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高邮灌区严格执行用水制度,结合自灌区灌溉方式,进一步优化内部轮灌制度,按上级制定的用水计划合理分配各个闸洞的引水流量,并加强对引水口门的启闭监督。市防办组织跟踪督查,及时开启补水站,缓解自灌区尾部灌溉引水压力。各乡镇园区顾全大局,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引导群众增强节约用水意识,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目前,江都抽水站已开足马力,流量达450立方米/秒,运河将持续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

  为确保我市境内京杭运河沿线堤防、涵闸安全运行,我市实行24小时巡查值守制度,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将及时报告、及时处置,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为保证里下河地区灌溉用水,省防指还启动江都东闸调水300立方米/秒,补充里下河水源。

  不等不靠 各尽所能

  积极开展抗旱自救

  “往年汛期各地一般侧重防汛工作,没想到今年旱情如此严峻。”市防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我市自灌区农户已经习惯于拉闸放水上田灌溉,对于今年突发旱情大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一开始,许多农户心存侥幸,等老天下雨、靠外力帮助,但旱情不等人,形成了局部灾害。

  针对日益严峻的旱情,市水利部门按照市抗旱工作会议要求,迅速组织各乡镇园区水务站,积极做好“三服务”工作,配合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协调化解相关用水矛盾。为克服抽水经费缺口大等困难,还开启了南水北调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各个补水泵站进行补水,至目前已累计补水2100多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各乡镇园区密切关注当前用水形势,充分发挥联管组织作用,对普通农户和种养大户进行宣传引导,带领大家开展生产自救。

  临泽镇迅速传达上级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下村指导抗旱,组织原周巷、营南等地农民突击清浚内部引水河道,确保饮水渠道畅通。同时,开动大型补水泵站,3台机组(共4.5个流量)24小时满负荷工作进行补水。此外,该镇积极动员有关村组多头多路进行抗旱自救,截至目前共组织各种流动泵站87台套,使800多亩庄稼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高邮镇运东地区600多亩农田灌溉水源一直是通过各级渠道引流上田,河塘蓄水几乎为零。在此次抗旱工作中,该镇一方面动员各地对田间保水设施进行维修,一方面积极开辟新的水源,从南澄子河抽水通过凤凰支输送到各田块。此举不仅有效缓解本地旱情,还为邻近的卸甲镇部分田块抗旱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三垛镇自灌区有2.7万亩种养殖业面积,涉及7个行政村。为保证养殖用水,7个村架设临时抗旱机组12台套,24小时开机补水。“有些田块距离河道太远或位置太高,大家就加接管子,最长的接水管有100多米长。”三垛镇南丰村村支书左华伟介绍说,在此期间,许多种养大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各地抗旱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市水利部门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积极与上级防指进行沟通,尽最大可能争取更多的用水指标,为全市打赢抗旱攻坚战提供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副刊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水利专版
压实用水管水责任 全力开展抗旱自救
高邮报水利专版08压实用水管水责任 全力开展抗旱自救 2019-08-09 2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