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一点陪伴,多一份收获
  □  市城北实验小学  王粉妹

  记得29年前,学生的一句:“老师,您好!”就让初为人师的我倍感荣耀,激情满怀。而如今,有一个称呼,更令我满心欢喜,充满爱意,那就是——“爱心妈妈”。

  去年暑假,我加入了“爱心助学,滴水筑梦”行动计划,成为一名光荣的“爱心妈妈”。我也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雨。

  第一次去小雨家那天,烈日炎炎,市河两岸的垂柳青翠欲滴,紫荆花恣意怒放。我默默地骑着车,内心却忐忑不安:小雨是个怎样的小姑娘?她会接受我这个突然出现的妈妈吗?容不得我再细想,小雨的奶奶已经打开了家门——他们家在一楼,条件十分简陋,室内光线很暗,小姑娘有些怕生,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通过和爷爷奶奶一番交谈我才得知:孩子的父亲在她七个月大时就触电身亡,母亲改嫁从此不再联系,小雨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孩子的遭遇让我揪心: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爱如山的支撑,又得不到母爱的雨露滋润,内向胆怯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只有用真诚的关心和陪伴,去赢得孩子的信任,引导她逐渐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我沉思片刻,轻轻走到小雨身边,抚摸着她的头说:“小雨真美,一双眼睛好亮啊!我是王老师,最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了。”小雨笑了,腼腆地说了一句:“老师好。”这是友好的信号啊!我又进一步试探:“小雨,天太热,你可以给我倒杯水吗?”小雨连连点头。我们一边喝水,一边聊天。一旁的校长向爷爷奶奶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郑重承诺:孩子在学校的餐费、牛奶费、杂费、保险费,全部减免……奶奶听了,激动地说:“谢谢你们!太感谢政府了!孩子命苦,遇见你们真是她的福气啊!”小雨见状,也乖巧地依偎在我的身旁。那一刻,我悬着的心,才踏实下来。

  以后,我便隔三岔五去小雨家,查查她的作业,陪她看看电视,有时干脆留下来和她吃一顿家常饭……渐渐地,我知道了小雨的好朋友是谁,喜欢在哪家文具店买东西,爱吃什么饭菜,我还知道她喜欢扎一条短短的马尾辫,就是走路跳跳的那种……我们渐渐找到了一家人的亲近感。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活在自己的悲哀里,但不愿意活在别人的怜悯里。”是啊,贫困家庭的孩子心理更加复杂,他们既希望摆脱困境,得到关爱,又是那么地敏感脆弱,生怕被别人瞧不起。走在爱心路上,我一次次提醒自己:要用心做,用情做,用爱滋润小雨,更要用爱保护小雨。不论是带孩子回家吃饭,还是携手逛街,陪她理发,我和爱人总是笑眯眯地说:“我们小雨这个,我们小雨那个……”完全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平时相处,尽最大可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别人问起小雨是谁家的孩子时,我总是淡淡地回一句:“噢,我朋友的孩子。”我很庆幸,小雨对我没有丝毫的戒备和抵触,对于我的嘘寒问暖,有问有答;见面和分别时,都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有时还主动打电话问我作业中的难题。我若是工作忙了,也会打电话跟小雨打招呼,她总是懂事地说:“我知道了,老师,您放心吧!”看着小雨越来越自信的笑容,越来越端正的学习态度,感受着小雨点点滴滴的变化,我的心就像十五的满月一般,充盈透亮。

  爱和陪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营养,对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是这样,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更是如此。一年多来,我和小雨的爷爷奶奶积极配合,用爱心、耐心陪伴小雨更多一些,以一颗农人的心执着地守望着帮扶教育的麦田,一路播种,一路收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特别报道
吃酒
多一点陪伴,多一份收获
举手
半熟的丝瓜汤
神奇的小精灵
毒品,真恐怖
那一次,我真傻
又是一年桃花开
高邮报教育园地03多一点陪伴,多一份收获 2019-04-19 2 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