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职能无论怎样改革,监管执法都是主业,是最大的责任田。全市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开展后,环保部门将这次环境执法大检查作为全面防控环境污染、有效防范环境风险、推动污染减排、整治环境隐患的重要内容,强化环保执法,落实主体责任。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市环保部门重点排查了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污状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危险废物管理、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信访和长期未得到整治的突出环境问题等,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制定解决措施,对违法环境行为均依法予以查处。
——加强危废管理。危险废物管理是环保大检查重点检查内容。对前期环境监管工作中发现的危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环保部门编制了《高邮市危险废物管理的情况通报》,详细梳理出存在长期未进行申报、超期贮存未申报等问题的企业名单,提出具体监管要求。5月份,对4家重点危险废物产废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对管理不到位的企业下达环境管理意见。
——信访销号行动。环境信访是环保工作的“第一信号”。为了从根本上压降环境信访持续攀升的势头,根据扬州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此次环保大检查工作,市环保局已将去年的省级以上信访进行梳理,将24个重案积案列入《环境信访销号行动方案》中,由局主要负责人带头包案,真包案、真解决,推动疑难复杂信访案结事了。
——组织夜查和互查。为了避免日常监管盲点,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南片分局和湖西分局开展互查和夜查,对检查出的环境问题及时反馈,加强学习交流,相互监督。
——开展行业专项检查。湖西分局根据区域企业类型特点,分别开展了光伏行业、危废产生单位和涉酸行业专项检查,对检查出4家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存在一般环境问题并可以整改的,及时反馈企业,指导整改。
据统计,截至6月17日,市环保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00多人次,检查达1500多厂次,受理、调处环境信访729件,组织1108家企业开展自查,指导其中涉及“三废”排放的713家企业按时在省环保网站填报了自查申报表,已对170家自查申报企业开展了核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部门坚持“严执法、零容忍”,通过铁腕执法,让“蓝天、碧水、空气清新”成为邮城的常态。截至日前,环保部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8件,拟处罚金额达120多万元,另有7个案件正在调查中。新《环保法》及其配套办法的实施,为环保部门提供了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的利剑。依据《环境保护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3家超标排放的企业被责令限制生产,扬州市飞翔水产有限公司涉嫌通过暗管向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环保部门在对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按照新《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要求移送公安部门进行处理,5月11日,市公安局对该公司两位人员实施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对大检查中发现的企业一般违规行为,及时帮助指导整改,对被立案查处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目前,已有26个企业对违法行为完成整改。
另据了解,为推进环保大检查行动持续深入开展,下一步,环保部门将继续按照市环保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对自查申报的企业逐一进行情况核查,形成检查结论;针对检查中发现存在较多的未批先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按“补办一批、备案一批、限期治理一批、关停一批”的意见处理;对重点污染企业的重点污染点位安装视频监控,以提升我市环境科技监管水平;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不松懈,以改正环境问题为最终目的,遵循指导整改和处罚相结合的方针,利用综合手段解决问题,对发生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建立一厂一档,加强后督查工作;加强业务学习培训,重点是新《环保法》和四个配套办法的专题辅导,特别是加强以案释法的定向培训,增强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毕峰 周雷森